高衡朝著眾人點了點頭,示意他們繼續幹活,眾人這才回到原位,繼續手中的活計,只不過因為高衡到來,再也沒有人閒聊,而是埋頭苦幹。空地上只能聽見卸車的聲音,聽不到士兵們交流的聲音。
高衡眉頭緊鎖,似乎有什麼心事。確實,近一段時間,很多來自內地的訊息不斷彙集到他這裡來,因為安南地處偏遠的緣故,加上興華軍一直將視線放在安南各方勢力的戰爭上,所以對內地情報的收集有較大的延遲性。特別是陸濤的哨探營基本上將主力都安置在安南境內,想要獲得內地的情報,只能透過廣西各地的官府,來源渠道較為單一,所以高衡並不能第一時間知曉中原和江南戰事的進展。
不過到了臘月,前面的情報陸陸續續收回了,高衡這才知道,自從他收兵撤出揚州之後,華夏局勢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就是隆武政權的建立,興華軍脫離揚州戰場沒多長時間,隆武政權就在鄭家的扶持下建立了,鄭芝龍成為了隆武朝第一權臣,說是隆武朝的曹操也不為過,整個隆武朝就是建立在鄭家軍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福建水師保駕護航,隆武帝也沒法坐上這個寶座。
雖然沒記清楚具體年份,但有一點高衡明白,整個隆武朝也沒多長時間,很快就被清軍攻滅了,他擔心的是,不知道鄭芝龍什麼時候降清,鄭芝龍一旦投降,福建水師大部都會被清軍接收,那麼清廷很快就會扭轉沒有水師的局面,這對興華軍來說可不是好事。
第二就是李自成兵敗身死,李自成死於九宮山,這是後世一個初中生都知道的事情,但李自成之死對中原局勢產生的影響和後續事件的發展卻沒多少人關心。從高衡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李自成死後,大順軍餘部分崩離析,一部向西,組成徵西大軍,由李過和高一功領銜,在湖廣地區抵抗清軍,將大本營設立在荊州附近,為此,隆武帝還敕封李過為興國侯。
另一部為東路軍,以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為首領,但他麾下不管是田見秀、郝搖旗、李來亨等等都是李自成原先的心腹大將,大家誰也不服誰,所以實際上東路軍是各自為戰,也接受了一些隆武朝廷的官職,但總體來說不成氣候。
農民軍在湖廣一帶轉戰,倒是將這裡變成了一鍋大雜燴,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清軍這邊,在攻下南京滅亡弘光政權之後,多爾袞立刻將南京改為江南省,將應天府改成江寧府。多鐸的大軍則繼續南下,持續攻掠,一路攻佔浙江、江西,並且清軍分兵直取湖廣,在湖廣地區和農民軍交戰數次,都獲得了勝利,整個南明的局勢急轉直下,原先還能以長江為天險,跟清廷打個五五開,但隨著局勢惡化,南明佔領區只剩下了福建、兩廣、湖廣南部和原先的西南地區,單從實際情況來看,西南地區一是張獻忠、而是沙定洲,早就脫離明廷控制,湖廣又有大股農民軍活動,實際上明廷只剩下兩廣和福建了。
南明小朝廷風雨飄搖,多爾袞這邊卻是以漢制漢,不斷招降農民軍和明軍,擴充綠營兵,在很多次戰鬥中,基本上都是綠營兵打先鋒,真正的滿洲八旗反而成了督戰隊的角色。
高衡現在真的不確定,留給他的時間還剩下多少,滿清這種處於上升期的軍事集團,絕不可能允許興華軍這樣的勢力存在,興華軍無論是人員構成還是地理位置,對於清廷來說都是巨大威脅,尤其是雙方在揚州還交過手,高衡知道,他已經給多鐸留下了深刻印象,多鐸若是知道自己在這裡,一定會舉兵攻擊,興華軍面對如此強大的力量,能有多少勝算猶未可知。
眼下,興華軍一方面要儘快消化莫朝的人口和土地,一方面要解決沙定洲的問題,還要兼顧原有領地的發展,這麼多事情堆積在一起,高衡的壓力可想而知。
高衡穿過了卸貨的隊伍,一直悶著頭向前走,範玉等人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