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竟是安南的官道?”
“呵呵,堵大人,是的,不過不太準確,應該說,這是興華軍建設的官道,而不是原本安南的官道,安南可沒有水平建造質量這麼好的官道。”
在淵縣附近的道路上,一隊人馬正緩緩朝著諒山府的方向前進,正是陸濤和堵胤錫一行,自從跨過鎮南關之後,陸濤便帶著堵胤錫往諒山府的方向前進。如果從地圖上看就會發現,諒山府距離鎮南關非常近,中間就隔了一個淵縣,而淵縣也是高衡和興華軍發家的地方。
現在的淵縣,跟原來已經大不相同,作為最靠近廣西的縣城,淵縣實際上已經變成了興華軍的邊關,自從人口聚集到諒山府之後,按照原來的規劃,淵縣變成了屯糧地和駐軍地,也就是軍城。這裡隨時保持著一個營的部隊,每一個月一次輪換。
當然,說是軍城,可實際上,隨著人口的增加,諒山府城區的負荷也比較有限,所以也不斷有民眾遷往淵縣,加上從廣西過來的難民,少不得要走淵縣這條路,所以有不少人乾脆就在淵縣留了下來。再者,淵縣在當初經過興華軍的大力建設,所以比起其他縣城,設施住房反而都要完善的多。很多人一看淵縣環境不錯,乾脆就在淵縣住了下來。
很多人在淵縣和諒山府城之間的官道上做生意,接待往來的難民、商隊、行人,所以這一片非常繁華,淵縣縣城內常住居民就有五萬,加上往來的人群和道路兩邊做生意的人,總人數怕是七八萬都不止。
要知道,在大明境內,一個七八萬人口的縣城就算是大縣了,如果翻翻明朝各地的縣誌,比如山西,一個五萬人的縣就算是規模不錯了,如果在山東地區,七八萬人口的縣就能算得上大縣了,在江西地區,比如贛縣,也就是十萬人口的大縣。
而淵縣所在的地方可是安南,在中原人的想象中那都是不毛之地、化外之地,生存條件惡劣,怎麼會有七八萬人口的縣城,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事實就發生在堵胤錫的眼前,自從越過邊境之後,陸濤就有意識放慢了前進的速度,這不是陸濤自作主張,而是高衡的意思。當陸濤將鴿信發給高衡之後,統帥部內一片歡騰,要知道堵胤錫可是湖廣巡撫,如果能將此人留下協助興華軍,將會大大減輕政務方面的壓力。
所以高衡發出密令,要求陸濤放慢速度,在沿途給堵胤錫多看看興華軍和民眾的精神面貌,給他一點小小的興華軍震撼,如果不讓他看看,他肯定會以為興華軍不過是一幫泥腿子而已,這樣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要想把他留下,必須要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行。
到了官道上,堵胤錫就發出了一陣驚歎,淵縣附近的官道條件也太好了,這超乎他的想象。要想富先修路,這不僅僅是後世的認知,在古代,古人也知道道路條件對一個地方的重要性,道路是連線外部的通道,道路條件好,經濟就會更加發達。沒有道路,你有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你有再珍貴的訊息也傳遞不出去,所以到一個地方先看路,這已經成為了大明地方官的必備選項。
堵胤錫萬萬沒想到,在這麼個鬼地方竟然有這麼好的路,這裡的官道竟然是四車道,也就是可以容納四輛馬車同時透過,要知道,在大明很多地方的官道只有兩車道,到了大城市附近才會有四車道的官道。
不僅如此,這裡的官道不僅僅是簡單的土路,上面還鋪了細小的石子,可以看出,道路建造者是費了很大心血的。問題是,這裡是安南,這種化外之地的人怎麼會有如此見識。
轟隆轟隆,一陣巨大的響動傳來,堵胤錫一驚,畢竟才剛剛進入所謂興華軍的領地內,還沒有看見民眾的身影,雖然道路條件不錯,但是堵胤錫心中帶著幾分警惕,忽然聽見這麼大的響動,不免有些緊張。
陸濤見到堵胤錫的樣子,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