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實在是有些不理解,交好蜀國明明是件的好事,可為何國內卻有這麼多人反對呢其中竟然還包括他那自小聰穎的弟弟。
“之前蜀相出使壽春,本王顧及大秦,因而沒有露面,本就已經失禮在前,而劉裕卻不計前嫌,依舊願意交好我大宋,我大宋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呢”
聽到趙匡胤個此言,原先反對出使蜀國的人,也大部分都選擇了沉默,可趙光義卻依舊反對。
“王兄此言差矣,我大宋對待蜀相的方式,雖有失禮之處,可也比曹操禁止蜀相入境要好上百倍。”
說到這時,趙光義心中不有一陣鄙夷,覺得曹操太過於膽小怕事了。
蘇秦出使魏國麼,也只是正常的外交例會而已,曹操只因害怕大秦的反應,竟幹出拒絕一國丞相入境這種事,也是沒誰了。
曹操要是知道趙光義所想的話,肯定會大罵趙光義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宋國了不起,你宋國清高,你宋國只和大秦一面接壤,不向我魏國和大秦三面接壤,怎麼趙匡胤也不敢親自見蘇秦呢
曹操做的確實過分了些,但就結果而言,魏宋其實是一樣的,宋國有什麼資格指責對魏國
魏國跟大秦三面接壤,國內還被大秦給滲透了個遍,所以面對大秦自然要小心翼翼。
趙光義顯然體會不到曹操的如履薄冰,反正在他眼中曹操就是慫,就是膽小怕事。
趙光義向來自視甚高,尤其是徵倭立下大功之後,也開始逐漸暴露本性,越發的開始驕縱了起來。
殊不知徵倭大勝,跟他趙光義壓根沒有關係,他只是佔了大秦的光,再加上盟友和部下們都很給力,著才蹭到了功勞而已。
徵倭之戰雖說主要還是靠大秦,但魏宋吳明四國出力頗多,魏吳明三國主將都有極為亮眼的表現,唯獨宋軍主將趙光義從始至終沒有任何高光時刻。
宋軍打仗時的存在感最低,但在搶功、搶戰俘、戰利品時的存在感卻最高。
趙光義不但不以為恥還反以為榮,回國後還厚顏無恥的進行了加工宣傳,心安理得的蹭著跟他沒有多大關係的功勞。
對此,宋軍之中自然也有很多人不滿,但架不住趙匡胤包庇這個弟弟。
對於趙光義這個弟弟,趙匡胤是真的愛的深沉,在他心中弟弟身上都是優點,比自己強多了,所以對趙光義也是極為縱容。
趙光義的軍事能力,不能說算差,但只能說一般,可他卻自以為自己是名將水平,主要就是因為趙匡胤經常誇趙光義。
這些話聽聽也就算了,可趙光義卻是當了真,真的以為自己比哥哥強,所以才有了之後的親自領軍徵倭。
殊不知,在宋國大多數人的眼中,趙光義只是個仗著兄長寵信的平庸之輩罷了,根本沒有多少在乎他。
唯一在乎趙光義的人就是他的哥哥趙匡胤。
可隨著趙光義權勢的增大,野心也越發膨脹來,已經不太在乎這個哥哥了。
如今更是敢當宋國百官的面,當眾和趙匡胤唱反調,讓趙匡胤下不來臺。
這要是其他人的話,早就被趙匡胤給推出去砍了,但是趙光義的話就不要一樣,趙匡胤反而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錯了。
誰讓他這個弟弟打小就比他這個聰明呢。
“就算曹操如此羞辱蜀相,劉裕也依舊不計前嫌,並不是他有多麼的大度,而是他需要魏宋兩國的力量,換而言之,是他蜀國有求於魏宋。
當前局勢,大秦勢大,劉裕必須要和魏宋聯手,才能有和大秦對抗的資格。
所以,無論魏宋兩國如何欺他辱他,劉裕還是會拼命討好我大宋,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反應而改變。
但我大宋若是遣使入蜀,恭喜劉裕的登基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