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因為華夏曆史上有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後,都有一些隱藏脈絡在傳承文明的種子。
死裡逃生的陳姓士兵僥倖不死,避居於盱眙津裡鎮,娶妻生女。四十九年後(1328年),他的一個外孫生於濠州鍾離,是朱五四的小兒子,也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八,故取名朱重八。
朱重八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在元朝末年,由於社會動盪和家庭貧困,他曾經為地主放牛,後來在至正四年(1344年)進入皇覺寺成為和尚。25歲時,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開始反抗元朝的統治。他的軍事才能很快得到認可,最終成為這支起義軍的實際領袖。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路,並改其名為應天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他自稱吳王。隨後,他頒佈的檄文《諭中原檄》,檄文歷數元朝統治之昏暴及人民流離之慘狀,斷定元朝已喪失天命,失去統治華夏的資格;接著說明朱元璋乃是天命所歸的新主,必將削平群雄、掃蕩胡塵、一統華夏,因而在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成為朱元璋北伐的綱領。
隨後他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伐,最終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標誌著明朝的開始。同年秋天,朱元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朱元璋稱帝后,為外祖父列傳,追封外祖父陳公為 “揚王”。
《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就有關於朱元璋祖父的記載:“陳公,逸其名,淳皇后父也。洪武二年追封揚王,媼為王夫人,立祠太廟東。明年有言王墓在盱眙者,中都守臣按之信。”
在夏先衍的計劃裡,明朝靈源進行全面調查的行程還在後面,但是因緣際會,宋朝與明朝隔著一個元朝聯絡在了一起。誰能想到,這位從南宋抗元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普通士兵的後代,最終竟然終結了元朝的統治呢?
夏先衍現在要做的就是幫助華夏守護之靈吸收宋朝文化留給華夏的精神財富,崖山之戰是宋朝皇族與士大夫最後的骨氣。
力竭殉國難,君豈惜一死。
宋末三傑,陸秀夫偕南宋幼帝蹈海,張世傑墜海溺亡,?文天祥捨生取義。三人用生命的代價詮釋“仁至義盡”,南宋臣子寧折不彎,他們的行為和精神成為了宋朝氣節的象徵。
崖山之戰,南宋10萬軍民跳海殉國,華夏曆史留下一曲慷慨悲歌。在面對國家的覆滅和個人的生死抉擇時,他們選擇了以生命扞衛民族的尊嚴和氣節。
華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是因為華夏民族的氣節,是深深植根於華夏兒女血脈之中的一種崇高精神品質。
這種氣節,是對正義、忠誠、尊嚴和責任的堅守,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是對道德和文化的堅守,是面對困境與挑戰時展現出的不屈不撓、勇於擔當的精神風貌。
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詮釋了忠誠的含義。他們或挺身而出,抵抗外侮;或默默奉獻,建設家園,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誼。
這種氣節是華夏民族不斷前進、不斷壯大的重要動力源泉,也是華夏文明歷久彌新從未斷絕的精神支柱。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氣節的存在,華夏民族才能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
就在夏先衍還處於恍惚狀態時,崖山之戰的畫面突然消失不見,彷彿從未出現過一般。他呆呆地望著前方,心中漸漸明白過來,原來這正是整個宋朝歷史文化所缺失的那一部分——宋人的氣節。
他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