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文、信仰與新靈源的誕生(2 / 4)

廟、欒城。東魏崔玄山《瀨鄉記》雲:“瀨鄉在(苦)縣東南十二里……老子祠在瀨鄉曲仁裡,譙城西出五十里”。《水經注》也記載,苦縣故城在武平故城以東,在賴鄉和譙縣故城以西,也就是今天的中州省鹿邑縣。

老子廟始建於東漢時期。據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漢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建立,始名老子廟。

自漢桓帝后,唐、宋、金、元、清等歷朝代典籍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並大興土木,擴修老子廟為老君廟,後又下詔改老君廟為太清宮。唐高祖年間,太清宮規模如京城王宮,有宮殿600餘間,佔地872畝。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趙恆率百官親臨太清宮,發國帑重修太清、洞霄二宮,廟貌比唐時有加。

太清宮儲存了眾多的老子文化遺蹟,分為前宮區和後宮區。前宮以太極殿為中心,主要祭祀老子;後宮又叫洞霄宮,是祭祀老子母親的地方。現存太極殿、聖母殿、娃娃殿、陰陽柏、九龍井、望月井、靈溪池、趕山鞭、唐《道德經》注碑、唐玉真公主碑、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宋先天太后之贊碑、金續修太清宮記碑、元執照碑、元聖旨碑、元海都太子令旨碑、清重修太極殿碑、老子誕生處碑、石棺等。

太清宮的碑刻,上至漢魏,中承唐宋,下迄當代,皆有精品。歷史記載的太清宮碑刻有很多,但隨著時間的變遷,留下來的僅十餘通,而且以唐、宋時期的碑刻最為珍貴,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都非常高。

唐《道德經》注碑立於唐朝天寶元年,是太清宮現存最早的帝王御碑。碑體高3.7米,碑身四體刻字,正反兩面為正文,左右兩側為文人的題詠。

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立於北宋大中祥符七年。

先天太后之贊碑,也叫“三御碑”,是太清宮現存最大、儲存最完好的一通古碑刻。和前宮的宋碑一樣,它也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拜謁太清宮時留下來的。這塊石碑由宋真宗親自撰文、親自書丹、親自題寫碑名,故名“三御碑”。

透過發掘調查,發現太清宮周圍35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大面積的建築基址,同時對唐宋時期建築結構佈局有了初步瞭解。

考古隊發現,從建築佈局、建築材料和建築特點來看,洞霄宮為唐代所建。在洞霄宮的發掘中,發現了宋代的磚鋪甬道,以及道兩側的四組柱洞,每組有七個柱洞。甬道北側西邊,在宋代地層下發現了唐代地層,在唐代地層下發現了漢代遺蹟。所有這些發現,都印證了太清宮始於漢、盛於唐宋的文獻記載。

太清宮遺址考古發現的遺蹟、遺物,確證自漢至今,尤其是唐、宋,歷代帝王和統治階級都把太清宮作為老子故里進行大規模建設和祭祀,從而認定老子故里就在鹿邑太清宮鎮。

另一個地點就在距離鹿邑縣太清宮80公里左右的,肥水縣天靜宮。

天靜宮,又名老君殿。

始建於東漢,唐宋時鼎盛,規模宏大,建築輝煌,環境清幽,風光秀麗。元朝更名為天靜宮,殿宇蔚為壯觀,天靜宮前有九龍井,東有柏林,中有老子生母冢。再東一公里處有尹喜墓,俗稱尹子孤堆。

明清時期,天靜宮尚稱殿宇宏深,規模整麗。清末戰亂頻仍,天靜宮屢經兵燹毀壞,加上洪水肆虐,殿宇日趨頹廢,後人留下\"燒丹灶冷餘荒草,問禮堂前剩石牛\"之嘆。

1991年、1992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在老君殿遺址進行勘探和發掘。資料表明,老君殿區文化層厚1.8-2.4米左右,大體可分8層。第1層為表土層。第2層為清代層,出土\"大清年制\"款識的青花瓷片等。第3層為淤土層,系黃河氾濫層。第4層為明代層,內含有\"大明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