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逢三,逢八是縣城的膠縣大集。
膠縣大集在膠縣城城南,離梧桐村近一些,大概有八九里路。
周邊所有的村子也都會來趕這個大集,人來人往,跟過年一樣熱鬧。
膠縣大集的市場裡面都是固定的攤位,半人高的水泥臺子,貨品擺上去乾淨美觀,在集市裡面賣貨的攤販都是每年交一次攤位費和管理費,一年八百。
沒有固定攤位的小攤販,都是在集市入口的路兩邊擺攤,也是要交攤位費的。
集市管理員會根據攤子的大小收取費用,五毛到兩塊不等。
蘇椒椒也沒有腳踏車,只能走著去。
前兩天她去早市騎著腳踏車,忙著趕路,沒顧上欣賞路邊的風景,今兒她特意早走了一會兒,盡情地看一路上的景色,剛出村是成片的玉米地,鬱鬱蔥蔥,滿眼綠色。
土路上幾乎看不到汽車,人們出行大都是用腳踏車,還有人趕著牛車,悠哉悠哉地走在路邊。
快到城裡的時候,路邊的畫面才有玉米地轉成了成排的房子,沙土路也隨之變成了水泥路,離集市越近,道路也是擁擠,三五成群的老頭老太太不管不顧地穿梭在腳踏車車流當中,塵土飛揚,很是嘈雜。
蘇椒椒走走停停,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集上。
她沒急著擺攤,先去集市上逛了一圈,瞭解了一下集市裡面頭花的價格,才找了個靠近集市入口的路邊,擺開她的小攤子,地上鋪了一塊黑色的布子,把做好的頭花堆在布子上。
昨晚她和陳桂蘭兩人忙到了半夜才算把頭花做完,數了數一共二百六十多個,成本倒是沒多少,就是賺點工夫錢。
陳桂蘭白天還要下地幹活,不能跟她一起來賣貨,她只有自己來。
對陳桂蘭來說,趕集也是一種奢望。
這種頭花在華聯商場的批發價是兩毛一個,大集上的零售價是五毛一個,一塊錢兩個,她想盡快出手,就得比別人便宜,只有快速回籠資金,她才能湊齊學費。
為此,她還特意用紙殼子寫了一個價格牌子,五毛一個,一塊錢三個,來吸引來往大姑娘小媳婦的注意。
她的這批頭花從面料到做工,都是無可挑剔的。
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若是能全部賣掉的話,她大概能賣八十多,除去十五塊的成本,也能賺六十多塊。
這一點,蘇椒椒還是很自信的。
她的頭花沒什麼特別之處,就是很普通很常見的款式,但面料和質量卻是騙不了人的,加上價格便宜,大姑娘小媳婦們一買就是一塊錢的。
不到兩個小時,就賣掉了一半。
把旁邊賣蘿蔔的老大娘看得一愣一愣地,直誇她會做生意,蘇椒椒也很開心,她看見老大娘的兩筐蘿蔔還沒開張,也只好謙虛道:“我本錢貴,賣得便宜,薄利多銷嘛!”
“小小年紀,就知道出來做買賣了,真是懂事。”老大娘包了塊藍色的頭巾,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她從筐子裡拿起一個青蘿蔔,剝了皮遞給她,“看你熱的,吃根蘿蔔,解解渴。”
“不用,您這是賣的。”蘇椒椒很是感動,掏出一塊錢,“我買您的吧!”
老大娘跟徐玉香年紀差不多。
乾瘦黝黑,佝僂著身子,目光慈祥,是個很淳樸的老人。
“說什麼話!”老大娘似乎生氣了,把她遞過來的錢推開,嗔怪道,“自家種的蘿蔔,路上碰到鄰居還分幾個呢,我給你的,不要錢,我跟你說,我這些蘿蔔不愁賣,趕集的人都是等著走的時候才過來買。”
“謝謝大娘。”蘇椒椒只得接過來,蘿蔔很好吃,辣中帶著點甜,脆生生的,很解渴,吃完蘿蔔,她便幫著老大娘吆喝:“新鮮的蘿蔔,又脆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