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編好了。
隨後,確定25厘米左右的直徑,開始向上收口。
收到大約十厘米的高度,開始封口。
封口是最難的,因為這決定了一個竹編物件的耐用程度。
封的好,能用十年,封不好,一摔就散架。
如此,這般。
又過去五分鐘不到,一個精美的竹編菜篩子出現在張軟軟的手上。
張軟軟先是展示給直播間的大夥看了看,又把它當成帽子一樣戴在頭上。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乍一看還是挺像的。
畢竟菜篩子的原來,和竹帽子差不多。
就是更密一點。
可以說是萬變不離其宗了。
“666,綠帽子。”
“想要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帶點綠。”
“這個賣不賣?”
“感覺可以用來做貓窩?”
“這就是屬於我們的奢侈品啊,真正的純手工。”
“確實是奢侈品,這樣一個在集市要賣15,我拼多多9.9五個塑膠的還包郵。”
“手工費不要錢?時間不要錢?”
“那我的錢不是錢?我想省著點花不行?”
彈幕的爭論,恰恰透露了竹編這本手藝的困境。
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導致了竹編的價格不能低。
雖然更耐用,但是在低成本的工業化產物面前不值一提。
就比如彈幕提到的菜篩子。
竹編的要15一個,塑膠的卻是九塊九五個。
拋開附加價值不說,這兩個東西的使用價值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裝菜,大家自然是選擇更便宜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竹編的沒落是大勢所趨。
不過,今天的張軟軟不是來討論這個的。
她直播做竹編,並不是為了弘揚什麼文化,探討什麼傳統手藝和工業化的碰撞,更不是為了直播效果。
她就是單純的,想要省點錢而已。
學車又花了大幾千,她實在沒有餘錢買這買那了。
所以,張軟軟接下來需要的很多東西,比如筷子,碗飯,杯子,凳子,桌子,葡萄架,花架,樓梯等,她都打算用竹子來完成。
主打一個能省則省。
同時還能混直播時長,多收集一點信仰之力。
做好了菜篩子,張軟軟又繼續做第二個,然後第三個。
三個菜篩子之後,又做了三個沒有孔洞,尺寸大小不一的水果籃。
而這個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下午五點多了。
在直播間觀眾的瘋狂刷屏下,張軟軟決定寵粉一次,給大夥做個竹筒飯。
至於竹編,明天繼續就是。
張軟軟找來鋸子,鋸出兩節完整的竹筒。
之後撬開蓋子,洗乾淨後加入淘洗過的大米,蓋上蓋子。
搬來幾塊磚頭,在院子簡單的疊個爐灶,開始燒火。
柴火就用曬乾的龍眼樹枝條。
“農村就是這點好,隨時可以燒明火,停電停煤氣都不怕。”
張軟軟說著,把竹筒放到明火上面燒。
另外一個竹筒則是加入花生油,燒熱之後加入青菜和昨晚的一小份羅非魚魚片。
“材料有點少,就這樣簡單吃一頓吧。”
張軟軟坐在簡便的爐灶前,眼睛倒映著淡黃色的火苗。
“這個側臉絕絕子。”
“我就喜歡這種自由奔放的生活,無拘無束。”
“想不做就能不做,想吃就能馬上做來吃,主播的生活已經秒殺百分之八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