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左中郎將皇甫嵩平叛,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皇甫嵩到涼州招兵,麴義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應招。
在冀州、幷州一帶與黃巾軍大戰皆大勝而歸,很受皇甫嵩賞識,平叛結束后皇甫嵩還朝,麴義留守黎陽在冀州牧韓馥手下做參將。
董卓進京,把持朝政,意欲篡漢,天下各路諸侯共推家世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共同討伐董卓。儘管身為盟主也不見得管用,在那個軍閥割據各揣心腹的年代,誰聽誰的?
袁紹欲要西征受冀州韓馥阻隔卻不能成行,麴義毅然逼降韓馥力迎袁紹西進。袁紹進入公孫瓚的地盤公孫瓚也不歡迎,強行透過雙方勢必撕破臉皮進行一場大戰。
當時若論實力袁紹根本無法與公孫瓚抗衡,正是由於麴義的超凡軍事才能,才使得袁紹最後戰勝公孫瓚,成為北方霸主。
著名的界橋之戰,麴義以八百刀斧手一千弩兵堅決抵禦了公孫瓚強悍的白馬義從輪番進攻,最後一個反衝鋒殺得公孫瓚數萬步騎兵丟盔卸甲,麴義乘勝追擊直殺到二十里外公孫瓚中軍大營,砍了牙門大旗方才凱旋而歸,途中還驅散公孫瓚圍攻袁紹的另一支騎兵救了袁紹,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
界橋之戰雖然並未完全改變袁紹與公孫瓚的實力對比,但卻大長了袁紹及其追隨者的志氣。界橋大戰以後,麴義受命多次與公孫瓚交鋒,均勝多敗少。
史家評論麴義“是公孫瓚的剋星”。
一些三國愛好者評價麴義的武藝不亞於趙雲,應當在河北名將顏良、文丑以及張郃之上,是河北第一名將。
麴義為袁紹立下赫赫戰功,但結果卻非常富有悲劇性。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在袁紹發重兵圍困易京,最後消滅公孫瓚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將麴義誘殺,《後漢書·袁紹傳》記載罪名是“自持有功,驕縱不軌,紹召殺之,而並其眾”。
一位大家在評價麴義和袁紹的關係時說:麴義為人剛烈、孤傲,不懂進退之節,不諳從政之道,更不會阿諛逢迎,這自然不對袁紹的胃口,袁紹此人外寬而內忌,雖然看上去一付禮賢下士的樣子,實則性情沉猜,果於殺戮,對麴義這樣功高蓋世、文武雙全而又不會附迎的下屬自然不會放心,因此找個藉口將其殺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到了麴演這一輩,他便沒想過要真正的相信一個人,並且要為之賣命。
這也是後來麴演舉事後曾多次被剿,剿而詐降,降而復叛,直到被曹魏殺害。
麴演被害後,反叛的火種仍然沒被撲滅,一有時機就會死灰復燃。
麴光,麴英都是如此,金城麴氏流淌的血液都是罪惡的,都是狂暴的。
這也是曹衝忌憚金城麴氏的原因。
一個自私自利,一個被傷過的世家,同樣也是一個手握強兵的世家,要讓這樣一個世家就此妥協,沒有那麼容易。
而事實,與曹衝的想法一般。
麴演雙手撐著自己的下顎,對著曹衝的使者說道:“洛陽侯要我臣服於他?”
使者坐得很直,話也很直。
“君侯本來就是涼州的州牧,是涼州的守護者,也是涼州的統領者,縣尊現在可是在金城,金城屬於金城郡,而金城郡屬於涼州,自然,縣尊也是要被君侯管轄的。”
麴演嘴角露出笑容,問道:“你知道我先祖到涼州,為何選擇在西平,最後為何會在金城郡?”
使者被麴演這個問題問得一愣一愣的。
“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今天你我交談的主題。”
麴演也不介意,自顧自的說道:“當時先祖逃亡,若是去平原郡,會馬上被人發現,並且被迫害者殺害的,但是西平不一樣,但是金城不一樣,西平地域偏僻,遠離都城,以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