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恐怕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賜支河曲的羌人,曹衝可沒想過要他逃出一個人來。
而楊修郝昭姜維所統領的三萬人,與其說是進攻烏氏,不如說是藉著進攻烏氏的名頭,懾服各地的世家。
他們的第一站,便是金城郡
戰火熄滅了十多日的涼州,又有了大軍調動的步伐,而在幽州,一場大戰已經不得不發了。
曹丕手下只有五萬人,而對面卻有十萬人。
人數乍一看起來很不平衡,曹丕要戰勝這十萬人,乍一聽起來,也像是無稽之談一般。
但這樣的事情現在確實是在發生著。
五萬人對付十萬人,在對峙了幾日之後,曹丕終於是開始進攻了。
五萬人對上十萬人,自然是曹丕劣勢,但是曹丕也不全是劣勢,換一句話來說,曹丕有一些公孫恭沒有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便是曹丕的身份。
他是魏王之子,在烏桓蹋頓被斬之後,幽州境內外的異族此時都在瑟瑟發抖中,要讓他們跟著公孫恭與曹操對抗,再給他們兩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這是其一。
第二個優勢,則是裝備優勢。
曹丕的裝備精良,而公孫恭方面,除了四五萬的軍隊裝備精良之外,像是東部鮮卑,高句麗計程車卒,有的甚至連甲冑都沒有。
而這還不是全部的裝備優勢。
還有的,則是火藥。
火藥給曹丕的配給雖然不多,但是若是作為奇兵出擊,必然會有更好的優勢。
這是曹丕的第二個優勢。
而且兵不厭詐。
戰爭,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在一個國家,或者不同的國家裡,一定會存在階級的差異,不同階級的人呢,他們所要的也就不同。
如果不能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政治中的矛盾的話,戰爭就出現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密不可分,現在的世界還是一個經濟世界,因此,戰爭說到底都是經濟利益的鬥爭的最高形式。
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科技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科技成果有更多地被應用於軍事領域,因此,科技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戰爭形勢的發展,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魏國與東部鮮卑,與高句麗,與幽州公孫家,從政治上看,魏國強大,若論軍事,魏國強大,論經濟,魏國強大,論科技(軍備),魏國強大。
如此,他公孫恭如何是曹丕的對手。
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延續,戰爭與政治息息相關,曹丕雖然不擅長戰爭,但是對於政治,在這場戰爭中參與的人,他要說是第二,便沒人敢說他是第一。
高句麗害怕公孫世家多過於曹操,那是因為他沒有經歷過曹操的刀鋒。
但是東部鮮卑不一樣。
烏桓與東部鮮卑毗鄰,當年烏桓之敗,烏桓蹋頓的慘狀還歷歷在目,要說東部鮮卑忘記了當年的傷疤,曹丕斷然不會相信。
所以,在對峙的這幾日裡,曹丕可沒有少做動作。
現在大軍出擊,一塊塊木板連線而成的浮橋在江水上激盪,一艘艘不大不小的船從中駛去,上面滿載著拿著刀兵計程車卒。
一場大戰箭在弦上。
若是東部鮮卑所言的話是真的的話,在餘水靠近燕國這大段的防禦,是東部鮮卑負責的。
大軍在船上行進著,曹丕則是在大軍的後面沒有行動。
對於東部鮮卑的話,對於一個異族人的話,他還是不敢全信的。
誰知道東部鮮卑是不是雙面間諜。
不過,讓曹丕鬆一口氣的是,在大軍前進到餘水末端,東部鮮卑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