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古代別說是改朝換代了,就算是換一個丞相,換一個大將軍,都是要推辭無數次,最終才能達到有心人的目的的。
這很虛偽。
但這就是政治遊戲。
而且,這個政治遊戲雖然是虛偽異常,但是也不是沒有實際作用的。
譬如說西漢漢武帝要讓竇嬰替代建陵侯衛綰成為丞相,漢武帝劉徹把這個意思告訴建陵侯衛綰之後。
衛綰很是識趣,主動請辭。
而漢武帝就幾經下詔挽留,最後才“不捨”的讓建陵侯衛綰告老還鄉,讓竇嬰成為丞相。
在這個過程中,漢武帝向外界傳揚出了他愛才以及尊敬衛綰的形象,而建陵侯衛綰也得到了好幾次的賞賜以及漢武帝對他尊敬的聲名。
兩者皆有利,所以這看起來虛偽的遊戲才能繼續下去。
同樣的,在改朝換代時玩的那些遊戲,大體上也是這麼一回事。
譬如後世的曹丕漢獻帝。
曹丕得到正統聲名,而漢獻帝得到存活下去的機會。
這是一個等價交換。
當然,後世曹丕和劉協之間的這種”和諧“,咋一看很容易實現,實際上非常困難。
這需要劉協能充分認清自己的位置,並盡力配合曹家的”表演“。
從名義上說,你是皇帝,至高無上;從現實上來說,你就是個象徵,一個牽線木偶。
在這倆差別巨大的角色間無縫切換,其難度可想而知。
就譬如南北朝時,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就沒有達到劉協的境界。
一天他和權臣高澄打獵,他的馬跑得快了一些,就有人喊:皇上慢點跑啊,免得大將軍(高澄)不高興啊!
元善見聽了一肚子火。
後來高澄給他敬酒,元善見就鬱悶地說:“天下沒有不亡的國家!這種傀儡的憋屈日子,朕不想過了,大不了一死!”
高澄一聽,當時就火了。你個傀儡不好好配合我,這麼多廢話。你不是覺得憋屈嗎?那你還張口閉口“朕朕朕”的,不當我的傀儡,你是個狗屁的“朕”!
當即就讓自己的馬仔打了皇帝三拳。
傀儡和權臣之間鬧成這個樣子,可以說是“車禍現場”,後面的君臣和諧禪讓的戲分基本上沒法演下去了。
高澄肯定當不成曹丕了,只能爭取當個曹操,好好“調教”元善見,為後來人鋪路吧。
高澄死後,高洋上位,覺得元善見已經調教得差不多了,想和他一同出演禪讓大劇,高洋演曹丕,元善見飾劉協。
元善見三次下詔,表示要禪位給高洋。
高洋上位後,封元善見為中山王,食邑萬戶,上書不稱臣,答不稱詔等等,一切都是按照劉協禪讓曹丕的模子來的。結果到了最後,元善見不配合了。
按劉協禪讓的基調,皇帝想學習堯舜,順應天命,無奈權臣就是推讓不已。現在權臣終於答應了,禪讓成功了,你是不是應該高興呢?
你如果無法表現出喜悅之情,那就算了,畢竟高超的演技不能強求,但你好歹不能哭喪著臉吧?
禪讓之後和妃子們哭哭啼啼就算了,還帶著群臣們一起哭,這是神馬意思?你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你是被逼的嗎?
當然,元善見還算是幸運的,起碼命保住了。
而曹髦就慘了,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直接讓自己灰灰了。
當然,最慘的還是北魏孝莊帝元子攸與爾朱榮。
元子攸不配合,把爾朱榮給剁了,而爾朱榮的手下為了給爾朱榮報仇,不僅把元子攸的兒子給殺,把他的嬪妃給姦淫侮辱了,就連他自己最後也被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