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又不能打持久作戰,甚至連攻城戰都打不了,效果就比較有限了。”
“哎,就是這個道理。”
趙龍聽了笑著說道,“其實這也是周文為什麼要從小道過來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他這幾十萬大軍著急的是挺快的,但是後續的後備呢?拿什麼東西來養活著幾十萬大軍?靠什麼來維持幾十萬大軍?
從滎陽攻堅戰失敗之後,周文其實就明白了,他這一個軍隊攻小城有機會,攻大城是沒希望的,更別說函谷關了!
所以,他就想盡辦法,要偷偷進關,因為咸陽城的城牆,比起函谷關外任何一座城來說,都是更容易突破的。”
嗯?
這倒是……
聽了趙龍的話,嬴政也是一陣面色複雜。
咸陽城,不設防!
這並不是什麼怪談,更不是什麼詭異,而是事實情況。
這是因為咸陽城是在後來建立的,是秦孝公施行了商鞅變法之後,才把都城遷移過來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商鞅率領大軍大破魏國,收取河西之地,據崤山而設關,後來更是把關隘往東遷移,遷移到了函谷關。
秦發現這地方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只要配合南邊的武關把手好大門,那這整個沿線的天險比任何的城牆都更好使!
所以,秦反而就不設咸陽城的城牆了,把兵力和精力都用在了據守險關加對外擴張上。
而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近乎兩百年的時間,能夠突破函谷關,殺到關中的人,也就齊國的一位將領,匡章。
這人是個猛人,簡直是秦國唯一克星,桑丘之戰,打的秦惠文王向齊威王稱臣。
函谷關之戰,反向攻破巔峰時期的秦國大門,威逼咸陽,如果不是秦昭襄王讓人重金賄賂齊國大臣,同時還願意割地賠款,讓齊韓魏三國退兵,那咸陽城必然難以抵擋匡章的大軍橫掃而來。
這是個猛人,而齊威王為了防止自己滅齊之後魏國得到秦國的一切而強大再反過來威脅齊國,所以就讓秦國躲過了最致命的一次危機。
匡章回國之後,沒多久人就沒了。
而短短兩年半之後,也就是公元前296年的不到三年時間,264年,另一個年紀輕輕的秦將白起,開啟了自己戰爭生涯的第一場大戰,伊闕之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函谷關的對沖,更像一場戰神的交接。
而也是因為白起太能殺了,導致昭襄王本來在函谷關被破的時候,還想著要不要給咸陽修築一道城牆,看到白起的戰績之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白起表示我們修什麼城牆?
哦,距離邊境線太近?
那推遠點不就行了?
於是乎,擴地數百里,卻韓趙魏幾百裡,函谷關這一個天險,在大秦一統六國之前,再也沒有被攻破過一次。
就算唯一靠近的機會,也是五十年後趙、楚、魏、韓、燕五國聯軍伐秦,也被呂不韋生生拖垮,這五國一怒之下,轉頭揍了從頭到尾不參與熱鬧的齊國。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
不過之前大秦的光鮮之下所留下的隱患,卻最後成為了丟掉性命的致命傷。
咸陽城的不設城牆,導致大軍突入關中之後,無險可守,如果兵力不足,那隻能投降,只能亡國!
“當週文的幾十萬大軍,已經進逼到了戲水的時候,終於是被關中老秦的人發現了。”
趙龍繼續說道,“這時候,這些人火急火燎的去報告給了咸陽的權貴,然後權貴這才聯名去告訴胡亥的,說至少有十萬大軍已經兵臨戲水,準備攻打咸陽了,您老人家還不行動嗎?”
“這個混賬,他是如何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