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洋,他叫周源,這位是你的師姐,李芸汐。”
簡單的介紹過後,李芸汐很自然的擔當起了嚮導的角色,一路上為陸辰仔細介紹著訓練隊。
“這是我們的體育館,裡面有羽毛球場、排球場,還有一個游泳池…”
“這裡是田徑場,標準的400米跑道,據說大運會之後會把它變成藍色的,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不過藍色跑道,想想就心曠神怡…”
“對了,這裡是圖書館,後面的主樓是教學樓,平常文化課就在那裡上。”
“這是一食堂,上面還有個二食堂,不過那邊的菜比較貴,一般我們都是捨不得去吃的…”李芸汐說道這,頓了頓,才繼續說道,“隊裡的伙食和你運動員的等級掛鉤,比如你是二級運動員,每天的補貼就是最簡單的3+1,也就是早中晚三份套餐加一份下午或者晚上才有的營養套餐;如果是一級運動員,每週會有三天能去二食堂吃教師食堂,那裡不是套餐,並且飯菜的味道和營養都比一食堂好…不過你放心,無論哪個食堂,都是管飽的,餓不著。”
“我們現在正在衝擊一級運動員,早一天達到一級運動員的標準,就能早一天享受二食堂的美味!”
陸辰聽到這些話,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他可太熟了。
這種現象在正常不過,市級以上的訓練隊資源都是有限的,再加上有那麼多的運動員,根本就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吃到最好的伙食,所以將運動員按照等級劃分是最好的選擇,無論到哪裡都是這樣的。
比如當初陸辰在省隊時,二級運動員一天的補貼不過35塊,堪堪夠一天三頓的伙食,而一級運動員一天的補貼就有80塊了,健將更不用說,每日光說伙食補助就有300+,更別提訓練補助和獎金了。
其實這樣劃分帶來的大多都是積極影響,不然會有一些運動員選擇在隊內混吃等死,那樣的話,將嚴重浪費國家資源。
沒錯,競技體育不同於其他專案,它是非常殘酷的,在訓練過程中夾雜著汗與淚、傷病與恢復、提升與突破。
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它們只是過程,競技體育看中的,只有最後的結果!
強如悉尼封神的劉祥,在08年北津奧運棄賽後,面臨了多少的謾罵與質疑?
這都是現在這個年代的短板,資訊不夠發達,百姓容易被各類記者媒體三言兩語就給帶走了節奏。
雖然之後科技發展,也很容易引起節奏,但那時的人們總算是比現在更在意過程了。
比如女排某次比賽失利,嘲諷聲音就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盡力就好”、“你們很棒”之類安慰的話語。
但是這些,是在現在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的,只有冠軍,才有說服力;只有一直冠軍,才能堵住他們的嘴!
PS:恭喜弗雷澤10秒76(+0.5)WL
喜歡短跑:成為百米飛人()短跑:成為百米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