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大學的第一天,懷著對未來的期待和興奮,我踏入了大學校園。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我們的老師決定請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來唱一首英文歌,以展示我們的專業素養和興趣愛好。
在男生宿舍裡,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唱歌、跳遠、rap 和籃球,但面對這樣的機會,我卻感到有些無奈。畢竟,雖然我經常私下哼唱英文歌曲,但當眾表演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挑戰。沒有太多猶豫的時間,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由我來承擔這個任務。
儘管我聽過很多英文歌,也經常獨自演唱,但對於當眾表演,我極度缺乏經驗。在緊張和衝動的驅使下,我毫不思索地選擇了林肯公園的《somewhere i belong》。熟悉這首歌的朋友們或許能夠想象到當時的尷尬場面。當音樂響起,我開始歌唱時,才意識到這首歌並不太適合清唱,尤其是在眾人面前。
很快,我發現自己無法繼續唱下去,聲音變得沙啞,曲調也走樣了。尷尬的氣氛瀰漫著整個教室,我感到自己的臉像熟透的蘋果一樣漲得通紅。最終,我不得不放棄,停下了歌聲。
緊接著,輪到另一位女同學演唱了。她選擇了《big big world》,這首歌曲旋律簡單而動人,更適合清唱。她的嗓音清澈悅耳,讓人不禁陶醉其中。相比之下,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哪首歌適合清唱,哪首歌容易引發社交死亡的尷尬局面。
就在這樣一種尷尬的氛圍中,我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了,有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準備和自信才能在公眾場合中表現出色。同時,它也教會了我要勇於嘗試新事物,並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儘管起初有些不順利,但我相信這樣的經歷將會成為我成長的寶貴財富。
世界無邊無際,廣袤無垠。那些有所準備、經驗豐富的專家與毫無頭緒、誤打誤撞的新手所處的環境簡直天差地別,彷彿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正如歐洲盃舉行期間,平日裡熱衷於五大聯賽的讀者和評論員們紛紛進入了休整階段。相反,一批罕見露面、每隔兩年或四年才會現身一次的老球迷和新面孔開始嶄露頭角,成為舞臺上的主角。
這兩類人群的三觀是否契合呢?倘若存在分歧,他們之間產生的價值取向問題又能否得到妥善解決呢?答案是可以,但也充滿挑戰。
如今正值歐洲盃進入 16 強淘汰賽之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就讓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來回應一些備受爭議的話題吧。有人說,資本在操控著歐洲盃?事實果真如此嗎?
卡達世界盃期間,我撰寫了一篇題為《在預測梅西和阿根廷能否奪得世界盃冠軍這個問題上,馬克思知道的可能比超級計算機更多》的文章,深入剖析了資本與足球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共鳴,即使那些只看重結果的人冷嘲熱諷道:“梅西最終不是奪冠了嗎?哈哈哈哈!”然而,他們無法否認資本與足球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
時光荏苒,兩年後的今天,新的問題浮出水面。歐洲盃因其獨特的賽制,使得小組賽中的“心理冷門”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組賽第三輪頻頻出現怪異現象,這些情況嚴重背離了絕大多數讀者對於競技體育的傳統理解。於是乎,人們不假思索地將這種現象與“資本”扯上關係,並迫不及待地將其奉為真理,四處傳播開來。
然而,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資本控制歐洲盃”的說法究竟是否站得住腳?亦或是,它真的能夠詮釋我們近期所目睹的種種事件嗎?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議題。
“國際足聯捧梅西,那歐足聯肯定不甘示弱捧 c 羅!”這樣的觀點似乎暗示著國際足聯和歐足聯之間存在一種對抗或競爭的關係,但實際上這可能並不是準確的描述。我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