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暑假到了,李賽明把該匯出的&ldo;回家費&rdo;匯走了,也把該備齊的衣物寄出了,然而卻一晃近兩個月沒收到趙廣濤的回信。是他沒回家?可學校的人說他沒留在北京打工。
難道他回到親人身邊就把我這個&ldo;媽媽&rdo;給忘了?不像,廣濤這孩子不是那種人。那他到底怎麼啦?李賽明心裡好著急也好擔心,她猜想一定是廣濤這孩子的家裡又出什麼難事了。
不行,說什麼我也要找到廣濤聽他說說是怎麼回事,就是天大的困難,還有我這個媽媽給你頂著嘛!一不做二不休,李賽明一連發出三封信和一封加急電報,催著廣濤給迴音。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趙廣濤家裡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奶奶死後的債務,5月份,多病的父親又離開人世,年僅49歲。趙廣濤一面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一面不想再讓李媽媽一家跟著承擔他和他家的不幸。從每一次湖南郵寄來的用舊布做的包裹和一件件不新不舊的衣物中,趙廣濤隱約多多少少感覺到了李媽媽一家的生活並不像她信中所描繪的那樣富裕。正是因為這個,他不想再由於自己家庭的不幸拖累李媽媽一家,他也不想讓好心的李媽媽跟著為父親的病逝而悲傷,所以一直沒有回信。現在看到李媽媽一封又一封的信件與電報,趙廣濤只得將注滿淚水的話傾訴給遠方的李媽媽聽……趙廣濤說,這一封信他寫得很長很長,也很悲傷憂悶。信發出沒幾天,他就接到了李媽媽的信,李媽媽的信比他寫得還長,整整密密麻麻的十幾頁紙,那每一頁字裡行間都刻著一位慈母的偉大的愛。她告訴廣濤,從現在開始每月給他的生活費由原來的一個月100元,提高到300元。&ldo;好兒呀,你不用為我們家裡想,媽媽一家人長年過著要吃啥就有啥、要穿啥就有啥的生活,可你呢,情況就大不相同,你要讀書,你家又頻頻出事,我這個當媽的擔心的是你因沉重的困難而影響學業,你千萬要頂住,你也完全可以放心地相信有我這個媽媽作後盾,縱然有天大的困難,也一定能克服……&rdo;信中,李賽明一方面繼續編織美麗的謊言,一方面用中外名人的奮鬥事例鼓勵趙廣濤化悲痛為力量,努力完成學業。
趙廣濤就是在李賽明的鼓勵下重新站立了起來,而且學習成績也由入學初期的全班中游水平,躍入前五六名。他的班主任說:&ldo;是李賽明老師所給予的那種人間至誠的特殊精神力量,為清華大學重塑了一個趙廣濤。&rdo;
1997年春節過後的新學年已經有一段時間,然而趙廣濤卻奇怪地一直沒有收到李媽媽的親筆信,雖然錢還是準時收到,可他一看這不是李媽媽的字。趙廣濤焦慮起來:莫非李媽媽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事實正如他所猜,李賽明本來一直身體多病,這年3月開始她就再也支援不住,到醫院一查,竟是晚期肺癌並發肝硬化。病魔的痛苦折磨使李賽明連動手寫信的力量都失去了,她不得不躺在床上讓老伴代寫,並吩咐信上一定要說明是因為自己工作太忙而由人代筆的。&ldo;廣濤這孩子心細又敏感,不然他會發覺什麼的。&rdo;李賽明對老伴特別說明。其實這微妙的變化,趙廣濤還是感覺到了。他回信說,等暑假一到就去湖南看&ldo;媽媽&rdo;。但是,趙廣濤沒有等到這一天,1997年5月3日,李賽明老師與世長辭。這對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母子親情的兩代人卻因此而永遠失去了見面的機會……
期間,當地有一位電視臺的記者知道了李賽明與趙廣濤的事,便在李賽明的生命最後時燒錄下了這位偉大母性的形象,那就是後來在中央電視臺&ldo;焦點訪談&rdo;裡出現的鏡頭。鏡頭裡有記者與李賽明的一段對話:記者:&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