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講范蠡,並非按照時間順序來講。
如果是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先從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然後在棄政從商。
然而王安石卻是從范蠡從商開始講起,然後才回顧起范蠡的豐功偉績。
歐陽辯拼命憋笑。
王安石的用意昭然若揭——就是勸他,生意什麼時候都能做,但建功立業卻是半點也不能錯過機會的。
王安石在後面還語重心長的勸道:“你年紀還小,最好不要養成窮奢極欲的習慣,要知道還有無數人在忍飢挨餓,沒有立錐之地呢。”
呦,這個鍋可不能背!
而且,王大叔您這經濟觀念有點陳舊啊,您以後可是要掌管國家的,這種原始的經濟觀念可不行啊。
歐陽辯道:“老師,您覺得我花錢過於隨意了些嗎?”
王安石點點頭:“是的,買房子給家裡人住倒是無可厚非,但其他的就有些過分了,你用的東西非奢侈不用,非頂級不用,這樣很浪費啊,於國於民都是無用的。”
歐陽辯笑了笑道:“那我該如何處置我掙來的錢財呢?”
“自然是買些田地,其他的錢收好,節儉一些度日即可。君子一簞食一瓢飲,關鍵是求得精神上的豐富即可。”
王安石理所當然道。
歐陽辯笑道:“老師,這個事情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王安石點頭示意歐陽辯繼續說,在之前的一個月時間裡,王安石教導歐陽辯的時候,歐陽辯也時常會和他進行討論。
他發現歐陽辯的許多看法迥異常人,有些道理近乎離經叛道,但仔細思索,卻又頗有道理,有些更是真知灼見,只是想要讓世人接受可不容易。
經過那一個月的磨合,王安石也習慣了和歐陽辯討論一些問題。
歐陽辯說道:“我現在掙到了錢,如果我把錢藏起來不消費,我固然是有錢,但於其他的人又有什麼好處呢?
但是我拿出來花掉,情況就不一樣了。
您看看啊,我買一個硯臺花了幾十貫,那麼這幾十貫就會來到製作硯臺的工匠手中,工匠是不是能夠養家了?”
王安石一愣,是這個道理。
“一樣的道理,工匠花錢買了捕魚的人的鱸魚,嗯,捕魚的人也掙到了養家的錢;
而捕魚的人為了養家,他要去買米買油,那麼種地的農民可以賣出他們的糧食;
農民可以拿這個錢去買一件衣服,那麼收益的人就是製作衣服的裁縫和種棉花的農民也能夠得到好處;
也就是說,這幾十貫錢在我花出去之後,它就不斷地在給更多的人創造生活的條件,這樣就會有無數的貧民能夠脫離貧困,前提就是隻要他們努力的工作就可以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安石不由自主的點點頭。
“但是我拿來買地的話,就會有十幾戶農民失去土地,那他們要依靠什麼為生呢?
最近學史,我看到了一個問題,歷朝歷代的傾覆,大多都是土地兼併造成的,但咱們大宋這個問題卻不會太大,因為咱們大宋商業極其發達,並不是都得依靠土地而活。
所以我掙到錢,就必須得花出去,我掙到越多的錢,花得越多,就對這個社會更有益!”
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聰明人不需要說太多,只要稍微一點就豁然開朗了。
王安石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這時候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也並沒有太多的商業思維,他們的思維依然還停留在農業才是人們生存的根本,而商人都是逐利的,是剝削勞動人民的成果的刻板印象上面。
即便宋朝還算是比較開明的,至少他們從法律上承認了商業的正當性,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