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討論立嗣問題,宰執大臣們自然要按照程式來。
樞密使張昇問道:“陛下心屬何人?”
趙禎說道:“趙宗實可以。”
事關重大,張昇又請趙禎再確認一遍:“陛下不疑否?”
趙禎道:“朕欲民心先有所繫屬,但姓趙者斯可矣。”
於是張昇再拜稱賀。
這番對話是一個確認程式。
張昇問的是,陛下想讓誰成為皇子,趙禎就說趙宗實可以做皇子。
張昇再問一遍確認,陛下確定嗎?
趙禎就回道,我想讓民心安定有所屬,只要是姓趙的就可以。
如此這般程式達成。
於是韓琦立即請趙禎親自寫手札讓中書來執行。
趙禎點頭同意。
於是這次召集的程式便達成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還有很多。
接下來趙禎寫了手札會派送到中書,然後中書會召集翰林學士起草立皇子的制書。
如果翰林學士沒有疑問,見到手札就可以草制,如果翰林學士覺得不放心,還得當面找趙禎確認的。
這樣確認之後,中書確認、皇帝簽字,在經由閤門公佈,才算是將整個流程確立下來。
再之後便是營造皇子府邸,重新賜名之類的事情了。
這些事情有條不紊的在進行。
而在朝臣、民間之中,御史臺監察御史歐陽辯兩諫趙禎的事情卻在廣泛流傳。
尤其是第二次面諫時候的內容,更是被傳揚得沸沸揚揚。
大傢俱都稱頌監察御史歐陽辯耿直敢言、心懷天下,實乃言官之典範也。
對於言官來說,敢說話是好品質,但敢說話,還能夠讓人君納諫的,那才叫真本事。
富弼聽說了這個事情,還特意寫信來讚揚歐陽辯,說為歐陽辯而自豪等等之類的事情,讓歐陽辯哭笑不得。
很顯然,趙禎自編自導的這出戏,已經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民間,沒有人會認為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畢竟這話是趙禎親口所說,而這件事情對於趙禎來說雖然也算是納諫的好名聲,。
相比納諫的名聲,被強諫終究不是什麼好名聲。
如果主動地去做的話,是一件更有益於聲名的事情,所以趙禎完全沒有必要撒謊。
皇室立皇子意義重大,這是儲君,也是國家的未來,所以歐陽辯的聲名大噪。
以前的歐陽辯名氣只限於在高階官員之中傳揚,即便是傳揚出去的名聲,也大多是關於詩詞、財富這類的名氣。
但正統的關於文官的官聲,這一次才算是真正的傳揚開來。
天下百姓都知道了,朝中御史臺有個少年御史,勸諫趙禎立下皇子,為大宋的延續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這個少年御史,就叫做歐陽辯。
什麼叫名滿天下,這就是了。
如果後世人研究歐陽辯的仕途生涯,那麼這一次勸立的事情,將成為歐陽辯第一次真正進入天下人視野的見證。
……
最近的歐陽修志得意滿。
今年三個大兒子全都中了進士不說,現在么兒更是完美的繼承了自己的衣缽,以前自己是最懂趙禎的人,現在么兒也成為了最懂趙禎的人之一。
其實這些也就罷了。
最令他開心的事情其實是,對於文官來說,一個剛直清正的名聲有多重要,沒有誰比他更清楚了。
么兒有了這一層光芒,以後仕途通暢不說,關鍵是有了一身護身的鎧甲才是關鍵。
之前歐陽辯雖然稱得上幹臣,但擅長經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