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藩在釜山設立的官方機構被稱作“倭館”,自1609年兩國恢復貿易往來之後,倭館便成為了日本利益在釜山的象徵。日本商人在釜山從事的各種貿易活動,均在倭館的監管之下,這其實也就等於是將這些貿易活動置於對馬藩的掌控之中。
而朝日兩國向對方出口的大部分商品,也需先運往對馬島的阿須灣,完成查驗繳稅等手續之後,再分裝運至下一個目的地。
這樣奇葩的貿易方式,當然並不適合釜山港日益增大的跨國貿易規模,而且也大大削減了朝鮮應得的利益。但如果由朝鮮朝廷出面向對馬藩施壓,顯然雙方級別不對等,但要跟對等的德川幕府進行貿易磋商,又會面臨週期太長且難以操作的局面,所以幹這種髒活累活的差事,最終還是得由地方官府來完成。
但問題就在於釜山地方官府的份量稍顯不足,文志鴻雖然主動發起過幾次貿易談判,但日本人的反應都比較冷淡,都是應付了事,最終沒有談出一個像樣的成果。這當然很容易理解,畢竟文志鴻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日本人讓利,但文志鴻又拿不出什麼有價值的交換條件,日本人自然不會答應他的要求。
文志鴻對此也很無奈,朝廷給予的談判空間很有限,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在朝廷也知道要改變延續兩百多年的貿易規則不太容易,所以沒有給這項任務設定時限,文志鴻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慢慢想辦法。
直到此次海漢使團到來,文志鴻總算是看到了改變現狀的希望。海漢目前是釜山港最主要的貿易物件,而且海漢商家在釜山地區還有規模頗大的產業佈局,體量足以影響釜山港的貿易格局。如果能把這尊大佛搬出來鎮場面,向日本人施加壓力無疑會容易得多。
正好海漢使團來了之後就要求劃定自治專區,文志鴻透過一番討價還價,總算是把舉辦三方貿易會談給加進了交換條件裡,由此才有了這次得來不易的臨時會晤。
雖然是臨時安排,但出席人員的級別卻著實不低,文志鴻以府尹身份代表朝鮮出席,海漢使團則是由陶弘方、寧子敬、白樂童及朱子安四人出席。而日本倭館方面,館主宗雄太據說是對馬藩現任藩主宗義真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無疑可以代表對馬藩的利益。
日本倭館在歷史上曾數次遷移地點,目前是位於釜山港港灣中的影島上。經過四十多年來的不斷翻修擴建,倭館已經成為島上規模最為龐大的建築群。
在初到釜山港的時候,陶弘方等人在船上就遠遠看到過倭館的主體建築,一座高聳的日式城堡。與其稱之為倭館,倒不如稱其為倭城更合適。在這座城堡之外,才是普通的商業機構和平民住宅區。
不過因為是建在島上,淡水資源比較有限,這座城堡並沒有在外圍挖掘護城河之內的工事,但依然還是按照標準日式城堡的佈局修建,看樣子並未將這裡當成一處純粹的商業機構來使用。
“我現在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釜山官府之前會說抓捕影島上的日籍罪犯會比較麻煩。這個地方哪是什麼商館,分明就是一座堡壘!如果說這裡邊駐紮了上千軍隊,那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訝。”
在乘船登島之後,白樂童見到這座城堡的真身,忍不住發出了一番感慨。
日本人在影島上修建這樣一座堡壘,要防備的物件是誰,不言自明。地方官府要來這裡抓捕犯人,所要面對的壓力當然不小,後來硬著頭皮來這邊抓回了數名日本浪人交差,也算是很不容易了。
陶弘方道:“朝日兩國曆史上交戰數次,倭館也是開了關關了開,每次局勢一緊張,首先倒黴的就是倭館,也難怪日本人會有防備之心。”
白樂童辯道:“但這裡畢竟是朝鮮國的地盤,就這麼明目張膽地修建堡壘,也未免太猖狂了些。”
陶弘方道:“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