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完全就被抽走了主心骨,不知該如何面對海漢的報復措施。在英國人都已經選擇放棄對抗的狀況下,柔佛王室自然也不會有跟海漢拼個魚死網破的決心和勇氣。
於是與柔佛國單獨進行的第二輪談判很快就在星島展開,葡荷兩國使者作為特殊觀察員也列席了談判現場。羅傑並不擔心談判內容洩露給這兩國,因為實在沒什麼好保密的內容,海漢向柔佛提出的條件僅僅只是經濟方面的賠償,並沒有附加政治條件或者領土要求,甚至連確認星島歸屬權的內容都沒有——羅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再透過書面檔案的方式來確認了,還是省下爭論這種細節的時間來討論更有價值的問題比較合適。
至於讓葡荷兩國使者列席,羅傑和譚舉任都一致認為這將有助於對柔佛施加更大的壓力,讓其儘快明白事態的嚴重性,徹底放棄對抗心態接受海漢提出的條件。
此次柔佛派出的談判代表是一名王室成員,在其國內統治階層也算是有話語權的人物,由此可見第二次送回柔佛的警告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換來了柔佛王室的足夠重視。
不過就算是柔佛國王親至,在如今這個局勢下也很難再在談判場上爭取到主動的地位了。柔佛軍曾經的精銳幾乎悉數折在了星島,自大將巴蓬以下一千餘人仍在島上的戰俘營中關押,而海漢海軍繼續陳兵柔佛海峽,並且威脅會與葡荷兩國聯合出兵柔佛,這種情況下柔佛根本就拿不出任何討價還價的資本。
柔佛現在並沒有足夠的實力繼續與海漢進行軍事對抗,更勿論這三國組成的聯軍了。這位談判代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承受海漢的怒火,並乞求海漢能將賠償數目稍稍降低一些,至少降到一個柔佛財政能夠承受的程度。對於羅傑義正言辭的指責,他只能悶著腦袋接受,但就是談及賠償時一直哭窮,稱柔佛國根本拿不出海漢所要求的數目。
羅傑並不想在這種戰後談判中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在持續了半天的僵局之後,羅傑便已經失去了耐心,言辭也越發嚴厲起來:“我們所提出的賠償,並不是看中這些錢財,而是給貴國一個和平解決爭端的機會!閣下一直這麼推三阻四,毫無和談的誠意,我看這個談判也不用再進行下去了。貴國既然不肯主動配合,那我們也只能自己動手了,不過到時候大軍兵臨城下,可就再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了,貴國將因戰爭而蒙受的損失,也絕不止目前我們所要求賠償的數目了!”
那柔佛代表仍是叫苦不迭,只是繼續哀求羅傑能夠放寬條件。他知道就算現在答應下來,柔佛也根本賠不出海漢要求的數目,到時候一樣無法交代。來之前柔佛國王給他的命令,是至少把賠償數目砍成對半,但現在看來要完成任務的難度極大,在海漢表現出的強勢態度面前甚至可以說根本看不到什麼希望。
最後負責唱紅臉的譚舉任出來打圓場,建議柔佛以其他方式的付出來抵扣部分賠償,比如按年交付海漢指定的一些柔佛土特產,又或是派出一定數量的勞力到星島為海漢工作。這個方案其實在第一次的談判中就已經提出過,不過當時並沒有得到柔佛的認同。這次海漢將賠償部分的現金比例進一步降低,柔佛便得以用更靈活的方式來償付戰爭賠款,但同時海漢也不再留下還價餘地,柔佛要嘛拒絕,要嘛就只能全盤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