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朝鮮的軍事實力,大明所掌握的資訊大概是最多的了。萬曆年間派兵援朝抗日,雖說聯軍最後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戰死在朝鮮半島的大明將士多達數千人,也只能算是慘勝。如果當時朝鮮的武裝部隊能有更好的表現,明軍的傷亡數字本不會如此巨大。最近這兩年大明對朝鮮的求援一直不肯鬆口,一部分原因也有兵部認為朝鮮實力不足以跟明軍並肩作戰,再派部隊到朝鮮作戰多半又是要踩進一個巨坑,索性就先推諉不應了。
許裕拙雖然是在福建領兵,但多少也有一些來自兵部的內部訊息,所以他對於朝鮮人的表現並不意外,畢竟連大明都看不上朝鮮的軍事水平,更何況是對行軍佈陣和後勤保障要求更為苛刻的海漢。對於王湯姆所表現出來的憤怒,許裕拙是很理解的,但他也沒有什麼辦法能解決朝鮮人拖沓備戰所帶來的問題。
錢天敦的表態得到了聯軍將領們的一致支援,他們出兵隨海漢來遼東作戰,純粹只是利益使然,想要透過援朝作戰拿到與海漢同等的貿易權,從而能在東北亞建立起新的貿易航線。但如果朝鮮這個合作伙伴實在太靠不住,那他們自然也得權衡己方所要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特別是現在連海漢都認為朝鮮的可靠程度堪憂,那他們自然是以海漢馬首是瞻,只要海漢決定了要撤,他們大概也都不會在朝鮮繼續駐紮下去。至於朝鮮的死活,他們其實並沒有那麼在意。
當然了,王湯姆和錢天敦雖然對朝鮮的備戰工作有諸多不滿,但也不會真的意氣用事馬上就讓部隊離開。與聯軍的其他幾家有所不同,海漢出兵援朝本來就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執委會所看重的是海漢在東北亞地區的國際影響力是否能進一步得到加強,以及阻止清國的迅速壯大,至於跟朝鮮的外交貿易倒是其次。
王湯姆過了氣頭之後,還是決定再觀察幾天,看看朝鮮人的工作是否會因為聯合艦隊的到來而有所起色。此外他也需要進一步確認遼東那邊的敵軍動向,判斷清軍是否有在近期南下入侵朝鮮半島的可能性。如果皇太極真打算在這個時期動手攻打朝鮮,海漢也不可能完全袖手旁觀,必須提前制定好應對方案。
在聯合艦隊北上之前,國防部便已經透過電報向金州駐軍下達了命令,讓其對清軍在遼東的動向進行偵查。但由於海軍主力已經於去年年底南下,留守金州地區的海軍部隊僅有不到十艘作戰船隻,所以對遼東地區展開的偵查行動也難以完全鋪開,收穫並不大。
目前遼東的軍事防務由陳一鑫和摩根兩人負責,對清軍控制地區的偵察工作則主要是由摩根帶隊完成。他將此項任務當作了狙擊兵們的訓練科目,數次前往北方海岸的偵察活動都是由狙擊兵充當主力,登陸之後深入陸地數里,以隱蔽的方式接近清軍據點,透過觀察來判斷清軍的兵力部署和調動狀況。
但由於此種需要進入敵佔區的偵察任務的風險極高,而摩根和狙擊兵本身的價值要遠大於軍事情報,國防部嚴令他們進入內陸的距離不得超過二十里,所以他們的行動範圍也僅限於海岸附近。而因為海漢前兩年對遼東海岸來來回回的武裝掃蕩,敵方在海岸線附近保留的駐軍極少,摩根的行動所能去到的地方概全都集中在了近海處的狹窄區域內,獲得的有效資訊自然也就很少了。清軍即便有大規模的部隊調動,也幾乎不太可能在這個區域內進行,所以摩根忙活了大半個月,提供給國防部的情報資訊卻仍是很難準確判斷出清軍的動向。
不過這種局面有望隨著聯合艦隊抵達黃海而發生改變,王湯姆帶來的部隊除了海軍之外,還有善於兩棲作戰的陸戰隊。此外在各種環境下都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特戰獨立團,也完全能夠勝任偵察行動的要求。
除了這兩支海漢軍中精銳之外,聯軍的另外三家對此也是躍躍欲試,對他們來說只要有海漢軍一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