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凌振躊躇不得志,狄泉慧眼識珍珠(1 / 4)

小說:狄家將演義 作者:太玄嶽

狄泉此次回山,估計山上的水泥城郭已經完全製造好了,自己這邊弄到了“轟天雷”凌振回去,到時候讓他造出一點火炮來,那梁山的防禦能力直接就能更上一層樓。

畢竟,“轟天雷”凌振那大炮在原著裡面的描寫是能打十四五里遠,威力天崩地裂。

“十四五里”這個射程,已經遠超明末紅夷大炮的射程。

在《水滸傳》所描寫的宋朝時期,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出這樣的火炮來。

而凌振就這麼造出來了,但有意思的是,宋朝拿著這樣的一位寶貝卻不知道用。

北宋沒有這麼先進的火器,至少不可能大規模使用。

但是考慮到《水滸傳》的成書最早也在元末,而凌振這個人物也不見於早於《水滸傳》的文學作品,作者很可能會根據當時的兵器發展情況來描寫。

無獨有偶,更絕的是,在《水滸傳》這部作品裡,凌振火炮的威力被描述得這麼厲害,在梁山上的作用竟然只侷限於放號炮!而在實戰中卻沒什麼戰績。

梁山裡面的各種遠端武器,都有說出場,比如說就花榮的弓箭,張清的石子,燕青的弩箭,哪怕是丁得孫的飛叉和項充、李袞的飛刀都有斬敵戰績。

但是凌振這逼格滿滿的大炮卻沒什麼用武之地。

梁山大聚義時,憑藉掌握核心科技,又有功勞傍身的凌振,排第五十二名,這排位在技術型人才裡面算是相當靠前的了,可惜,表現機會一直不多。

凌振的對應星號為地軸星,軸,是軸承的意思,還是壓軸的意思,說不好,但是他這戰績是真的不漂亮。

兩贏童貫時,凌振負責帶著副手二十餘人,圍繞在杏黃旗後的炮架周圍。

凌振和他的火炮,像是守護替天行道大旗的底牌,但是一炮沒放。

三敗高俅時,凌振在梁山制高點設定火炮,作為公孫勝祭風的訊號。

招安後,凌振依舊隨軍南征北戰,帶著他的火炮參與大小戰役,就是沒什麼大用。

徵遼時,凌振在檀州施放號炮,震懾敵軍,又在薊州用火炮幫助攻城,立下不少功勞,但也沒看見他打死一個猛將。

徵王慶時,凌振主要仍做放號炮之事,還曾以步兵頭領的身份親自上戰場搏殺。

而王慶部下猛將袁朗,死於炮擊,也是凌振部下炮手所為,但這屬於狂轟濫炸。

徵方臘時,凌振多次在攻城戰中放炮,起到轟塌城樓或震懾對手的作用,被當做了一種攻堅武器。

比如攻打睦州時,凌振開炮攻堅:“那火炮飛將起去,震的天崩地動,嶽撼山搖,城中軍馬,驚得魂消魄喪,不殺自亂。”

看樣子,他的大炮實戰效果遠沒有其震懾效果那麼厲害。

除了壯聲勢發信炮之外,所謂的“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其實只有一次。

在睦州之戰中發炮炸死包道乙,一炮爆頭,這也是“轟天雷”凌振在《水滸傳》原著裡面唯一的一次殺敵記錄,算是報了武松的斷臂之仇。

如果梁山每次作戰都用上這招的話,估計沒人會是對手,但是他這有且只有一次的戰績,看起來更像是瞎貓碰死耗子,湊巧碰上的。

征討方臘結束後,凌振為梁山好漢倖存者之一,在朝廷為被封“武奕郎,諸路都統領”中的一員。後在火藥局御營任用。

而狄泉則是要把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收到自己的帳下,為自己所用。

在他的手上,狄泉可以讓“轟天雷”凌振所製造出來的沒一門大炮都成為戰場上的大殺器。

原著裡面把這玩意當做號炮打的操作,狄泉是實在不能理解,這是因為講武德還是怎麼?敵方不出動妖術,我方保證不放出大炮是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