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諸葛英設計報仇,公孫郎夜傳訊息(2 / 4)

小說:水滸狄家將 作者:太玄嶽

是心懷愧疚,所以他就直接把這個計策寫成條陳,細化一下,呈遞給項元鎮。

這回,項元鎮他這老小子總得認真看看了吧。

畢竟,現在項元鎮也沒有什麼好的退敵之策,上好的退敵之策現在就擺在這裡,他最後一定會用這個計謀。

這個計謀,厲害歸厲害,但是,但是,如果梁山軍提前知道了項元鎮的部署了呢?

諸葛英明白,現在最簡單的報仇方式,就是借刀殺人,做個局讓項元鎮他們被套進去,然後他再派人去通知梁山軍,玩一個將計就計。

簡介有效,可行性高,不是什麼樣的局面都是需要他絞盡腦汁用先祖兵法裡的複雜案例往裡面套路了,很多時候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還是這一套。

於是,諸葛英奮筆疾書,把計策給寫了個明明白白之後,直接叫來了自己的好友公孫郎。

這位公孫郎也是諸葛英的知己好友,住在此處,此人乃是當年宋仁宗時期開封府包青天包龍圖麾下的“紅筆師爺”公孫策的後人,後代一直是幹著仵作的出身,如今這公孫郎也在縣衙裡面當個三班衙役餬口。

想當年的公孫策,公孫策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才華橫溢的書生,曾勵志透過科舉考試成為一名官員。然而,他在官場上備受排擠和迫害,因為他在刑獄訴訟和斷案方面表現出色,卻因性格剛正難以融入官場,後來被包拯賞識啟用,此人有三大特點:博學多才、足智多謀、醫學高明,江湖人送外號:再世諸葛。

後來皇帝要包拯給他辦案,給了他特權:“御札三道”。

公孫策靈機一動,把“御札三道”變成了龍、虎、狗“御鍘三刀”,日後也是名揚天下。

“公孫兄,我父盡忠職守,無辜慘死,我今定下計謀,要叫項元鎮自食其果,你幫我把這計策詳情送往梁山泊軍營,叫他們依計行事,大仇可報!”

公孫郎被諸葛英緊緊的抓住雙手,但公孫郎卻面露難色,因為他雖然刀筆精通,會醫術驗屍,也會扶乩算卦,但是卻手無縛雞之力,讓他去梁山泊大營送信,這危險程度太高了。

“這倒是不難辦,如今大戰在即,山賊草寇人等避之不及,怎會前來劫掠你,我這裡有祖傳諸葛連弩一把,贈予你防身。”

諸葛英說罷,便是取出祖傳的諸葛連弩,遞給了公孫郎。

諸葛連弩,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製作的一種連弩,最先稱作元戎弩,被後世稱為“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來漢末魏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但是,這種連弩的製作方法當年傳給了南方少數民族,宋代《玉海》卷一五十《唐靜塞弩》條說:張雲《鹹通解圍錄》——南蠻有執旗者傅城發靜塞弩,貫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鴉,一矢謂之飛槍,通呼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此資料說的是唐時西南民族中還在使用一種弩,當地百姓叫他摧山弩,據說就是當年的諸葛連弩。

而諸葛英祖爺爺輩的時候曾經去過雲南即邊之地,在當地少數民族那裡學回來了諸葛連弩的製造方法,並且加以改良,現在的諸葛連弩,材料比原先的精良,體積更小,射程更遠,而且威力也相對增高了不少。

“有此物防身,倒也得心應手,不過英哥兒,這……我去一趟不難辦,可是如何能讓人家梁山泊首領相信我?”

公孫郎說的這個問題很現實,你就是把兵力部署圖拿過去交給了狄泉,狄泉對於他們這些素昧平生的人,也未必會有太多的信任,又憑什麼相信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