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212節(2 / 3)

明,將朝鮮劃為大明領土,在大臣們的勸阻下,此事才未成功,眼下明軍遲遲不走,朝鮮國王心中有此芥蒂,自然希望明軍早些滾。

除此之外,明軍要借道朝鮮入倭國,朝鮮也擔憂明軍撤走會引來倭國報復。

提及此事,李如松信中也有不少怨言,覺得朝鮮國卸磨殺驢太早了些。

可有內閣之命在,李如松才不管朝鮮國作何想法,依柳賀的推斷,日後倭國再進犯的話,以朝鮮今日之態度,明軍置之不理也有充足的緣由。

論兵強馬壯,明軍強於倭國,此次又是乘勝追擊,不久後便進入倭國本土。

倭軍自是竭盡全力去抗衡,明軍入境時,其國人哭嚎聲一片,更有通大明官話的官員稱,倭國是大明的不徵之國,大明如此進犯,實在是不仁不義!

聽得此言,浙江、福建二地的兵卒們大怒,當年倭寇進犯二省時,殺了多少大明百姓,燒了多少房子,竟還有臉在他們面前說仁義!

倭國人又哭道,那些惡事盡是倭寇所為,他們只是些無辜的百姓,不該遭此劫難。

不說明軍入倭國並未肆意燒殺搶掠,僅這些話就聽得大明兵卒十分生氣:“此事的確非你們所為,可倭寇搶奪的財物,你們沒有用嗎?”

“我家祖輩積攢的家財,你們供自己的兒女吃穿,你們又說,壞事不是兒女做的。”

論講仁義二字,大明兵卒的確講不過倭國人,因倭國人嘴上所講與心中所想完全不同。

“倭國人滿口仁義道德,其人卻是天底下最不道德。”李如松嘆道,“若倭國能投降,並寫下不再犯的國書交予我大明天子,再奉上幾個銀礦,我大明仁義之軍,倒也並非不能原諒。”

李如松的條件其實十分寬和了,內閣允他行事時,也不許他傷百姓,只是要他以大軍之壓力逼迫豐臣秀吉服軟罷了。

倭國在外橫行霸道慣了,卻從未想過有一日明軍會進入其本土,眼下正逢戰國之亂結束,倭國本土已遭遇了許多戰事,豐臣秀吉也不願再來一場。

外戰贏不過大明倒也罷了,內戰若再輸,必然會影響其對倭國的操控。

最終,這一戰的結果是——大明贏下了倭國數個銀礦的控制權。

天子與內閣十分仁厚,倒也沒有叫倭國將銀礦的收益盡數奉上,只是令其每年奉獻一部分而已。

這一部分的數量……客觀來說,不是特別少。

金錢驅人奮進。

至少在柳賀任首輔之後,各地的邊軍防範倭國都十分賣力,畢竟沒有誰會和錢過不去。

若有官員捧著祖制說話,到了年底,柳賀便將那些要錢的衙門前往那官員家中,要祖制,或者由他來解決錢的問題。

二選一,很公平。

攝於柳閣老之威,眾人敢怒不敢言。

這一戰打下來,倭國,或者說整個東亞平靜了數年,倭國一直不敢輕易來犯,而靠著銀礦的收益,大明朝廷經濟執行更為順暢,白銀不足的問題多少有所緩解。

番外七

番外七

鎮江府上下近日都在商量一件要事,此事最開始只是自官場上傳出,沒過多久,民間傳聞也漸漸多了起來。

太傅、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柳賀已向天子請退,上了足足八十封疏,天子終於允他告老還鄉了。

告老……其實柳賀倒也算不上十分老。

他三十歲當的閣臣,之後當了十年次輔,又任了八年首輔,至今不過五十歲而已。

別的不說,即便在此時的內閣,他也不是年歲最大的一位。

申時行去首輔之職歸鄉後,朝臣們原本以為柳賀要在首輔任上幹到年老,可誰知柳賀幹首輔的時日還不如申時行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