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95節(3 / 4)

柳賀先回到了同知衙署,治河並非小事,他很難在幾個時辰內向吳桂芳表明自己的想法,眼下他拿起筆,磨好墨,細細寫了起來。

一方面,柳賀以為,黃河之所以為害,是因為泥沙堆積的緣故,泥沙一旦淤積,河道必然不通暢,因而許多官員在治水時便想著先拓寬河道。

然而,拓寬河道之法更適合用來治水清的河,黃河水濁,若是將河道放寬,河水流速反而會因此放緩,泥沙會加速沉積,進而導致河床增高、黃河堤潰。(注1)

他是結合了潘季馴的建議、自己分析河圖後的判斷以及在徐州、邳州等地實際考察之後得出的經驗。

不過柳賀並非專業的治河專家,他到河岸上後,會先聽取沿河官員的建議,再聽聽當地的老河工和河岸邊百姓的建議。

河道放寬導致潰堤之事,他便是聽沛縣、邳州的幾位老人所說,這些人長年累月住在黃河邊上,對黃河的瞭解要比柳賀這些官員強上太多,即便他們講不清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但他們經驗更豐富,反而能為治河提供有用的對策。

柳賀這幾個月可不是白過的。

細思片刻,柳賀又寫道,他並不贊同新開草灣河,重要的是對舊河進行疏浚,同時透過修堤將河道變窄,同時引入清水,加速黃河流動,同時加速對黃河泥沙的沖刷,這般作為更省人力。

“淮清河捉,淮弱河強……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濁……”(注2)

桌上的燭光不知何時便暗淡了,柳賀重新點了一支燭,繼續在紙上寫著。

其實這些治水的方法他此前已經有了輪廓,但他並非專業人士,貿然向吳桂芳提出建議終歸是不好的,他雖也承擔著治河之責,但總體統籌的責任還在吳桂芳身上。

寫給吳桂芳的建議信,柳賀是斟酌了再斟酌,用詞上要謹慎,猛誇一番漕臺英明神武如何如何,但在具體建議上柳賀卻一點也不客氣,將自己的想法系數傾倒。

至於吳桂芳是否接受,這就不是柳賀能夠決定的了。

人在官場,總有那麼幾分身不由己,在京城時是這般,到了揚州府也是如此,柳賀從詞臣做到厘務官,總地來說,他還沒有單獨處理過一樁政務。

當副手與當正印官畢竟是不同的。

……

柳賀將書信交予吳桂芳後,吳桂芳也在與左右師爺商量此事。

兩位師爺一人出身南昌新建,是吳桂芳的老鄉,另一人則出身紹興府,在大明朝,紹興師爺可謂赫赫有名,錢穀刑名無一不通,吳桂芳在嘉靖四十二年治理黃河時便聽這兩位師爺的建議,此次被張居正起用,他依舊帶上了兩位師爺。

吳桂芳身邊的胖師爺並不贊同柳賀的想法:“柳澤遠所說看似有道理,但若不開新河,僅憑舊河,那水災不還是如往常一般?”

“且柳澤遠

提到,築堤之事不能依靠老法,便依他所說,這遙堤、縷堤、格堤與月堤的建造是否真如此有用,前人從未嘗試過,他又如何知有用?”

“東翁。”瘦師爺道,“唐時已有詩云,廣水遙堤利物功,此遙堤前人已有嘗試,倒也並非這柳澤遠妄想出的。”

“這柳澤遠既敢寫下這封治河疏,其中恐怕還是有幾分道理的。”瘦師爺看向吳桂芳,“學生在京中曾聽人言,說這柳澤遠作文章最是謹慎,在翰院中也是兢兢業業,不因自身連中三元而自驕。”

“老夫也曾聽過。”吳桂芳道,“柳澤遠的同年鄧汝德是吾鄉後進,柳澤遠來揚州後,鄧汝德曾多次來信誇讚此人,稱柳澤遠為人踏實勤勉,是一個幹實事之人。”

張居正這般說,同鄉鄧以贊也這般說,吳桂芳心中已經信了七八分。

即便柳賀只能做到兩人所說的一半,在吳桂芳看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