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進京趕考
這次上京,柳賀、施允兩人與紀文選同行,兩人原說好鄉試前和紀文選一道去應天的,之後紀文選有事沒能去成,到了今年會試,紀文選無論如何也要和兩人一道,他不怕路途遙遠,也不怕坐船辛苦,去了之後還能替柳賀施允打打下手,紀父便隨去了。
商船行進的速度並不算慢,出了徐州地界,途徑各地的繁華程度便不如江南了,柳賀和施允待在甲板上的時間便少了些,畢竟風大,兩人又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著實扛不住寒凍的侵擾。
好在兩人坐的這條商船環境不錯,船艙內乾淨整潔,船行得也平穩,即便待得悶一些,倒不妨礙柳賀與施允溫書。
過了淮河再走上一段,柳賀便看到了這個時代的黃河,黃河兩岸的景象自然遠不能與後世相比,但無論是兩岸築就的堤壩,還是壩外正在勞作的農夫,都讓柳賀體會到了人定勝天這個詞的含義。
人類便是這樣一步步征服自然的,即便沒有先進的設施與現代化的裝置,人依舊在竭盡所能地生存下去、生活下去,現代人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古人,這樣實則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到這個時節,北方的氣溫依舊很冷,但比之南方要乾燥不少,風打在臉上颳得人生疼,柳賀與施允各拿了一個湯婆子,一邊啃餅一邊讀書。
原本兩人考慮過要帶一個書童,但紀文選確定與兩人一同上京之後,兩人便放棄了這樣的打算。
一是因為柳賀與施允都習慣了獨自出門考試,此次上京,兩人更多考慮的也是安全問題而非生活便利問題,有紀文選和兩人在一塊,銀兩這些便分到三個地方,安全性更高一些,,一邊議論著時政,隆慶帝登基不久,各地氣象比之嘉靖年已有極大改變,舉子們也是摩拳擦掌,試圖為頹弊的朝政出一番力氣。
柳賀與施允偶爾也會參與到這番議論中,但讀書的時間更多一些。
商船過了河南,氣候便越來越低了,海河有部分地段依舊上著凍,這裡的凍與鎮江府的凍截然不同,便是最愛到各地碼頭上轉的紀文
選也返回了船艙,再過了幾日,便到了北直隸所轄各地。
“快進京了。”
船停在了通州,通州之名取的是漕運通濟之義,太倉庫便是建在此處,通州碼頭上人來人往,運船也是一艘接著一艘,眼下正是春闈臨近的時候,南來北往的舉子均是在此處下船進京。
柳賀與施允先到了位於京中的鎮江會館。
會館出現於明初,到了嘉靖朝與隆慶朝時發展已十分興盛,會館的興建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應考舉子的住宿問題,另一方面也方便本地商人在順天府活動,如南直一省在京中就有二十多座會館,這些會館倒也並不全是試館,也有行館,型別可謂十分豐富。
鎮江會館是一座純粹的試館,柳賀三人到時,會館中並無什麼人氣,不過會館的建設倒是比柳賀想象中更闊氣一些,畢竟鎮江一貫富庶,建一座漂亮的會館並不麻煩。
柳賀喊了幾聲,才聽到有人應他一句:“來了來了,可是進京趕考的舉人老爺?”
柳賀與施允都是應聲,那掌櫃仔仔細細觀察著兩人:“有年頭不見這麼年輕的舉人老爺了。”
鎮江府科舉中進士計程車子一直不多,南直隸各府中,松江會館與蘇州會館一向熱鬧,到了會試之年,舉子們呼朋引伴,帶著書童護衛入住,往日也有來往於蘇松及京城的商人們居住在其中。
“先上一壺熱水,再燒幾個菜,等會派小二再送一桶熱水上去。”紀文選吩咐道,“要快,這地兒著實太冷了。”
“我也有拜讀,勝過我多矣。”
聽說柳賀是解元之後,幾位士子態度愈發熱切,他們都讀過柳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