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老爺們,其中一位,就是袁知府的姑父、按察司副使年大人。
他一個多嘴,說了年大人差點意思,而吹枕頭風,袁知府的姑母也沒吹過柳總督的妾。
這可真是……
李判官衝袁知府笑了笑,十分尷尬。
袁知府冷冷看著李判官,因著有那麼一位姑父,不止是涪州,蜀地上下都得給袁知府幾分顏面,他何時被人小瞧過?
更不用說,有誰小瞧他姑父了。
袁知府一甩袖子就走,留下幾個下屬面面相覷。
李判官知道說錯了話,拉著金判官走了,只江緒,還扶著額頭站在那兒,半晌,才抬了抬眼皮子。
昨夜確實吃多了酒,他也確實不勝酒力,但這搖搖晃晃的姿態是裝出來的。
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你來我往,江緒還在摸索,但華師爺已經把這幾號人的性格摸了個透。
今日該說什麼、怎麼說,華師爺教得明明白白,江緒學得得心應手。
袁知府這等性情,被人輕看了,定是咽不下這口氣。
不管是他去尋甄家麻煩,還是與年副使告狀,都是之後一場好戲的鋪墊。
至於甄家那兒,江緒昨夜與那兩兄弟吃酒,喝進肚子裡的是酒水,灌到對方腦海裡的是迷藥。
以江緒的文采,想吹噓旁人時,能把人吹得飄飄然、直上雲霄去。
人飄起來了,行事還會踏實嗎?
原就沒做過多少正經事兒,再添了把火,越發不曉得姓甚名誰。
如此性格,與衙門之間的衝突,也就是遲早的事兒了。
畢竟,給甄家收拾了那麼多破事,底下辦事的官員,豈會沒有怨言?
剛才那幾句對話,金判官不屑、李判官失言。
這一切,都在他們的預想之中。
第644章 點火
等江緒拖著步子晃進了屋子裡,坐在書案後頭的袁知府涼涼看了他一眼。
“酒還沒醒?”袁知府問。
江緒摸了摸鼻子,回了一聲“醒了”。
另一位同知姓洪,蜀地世家出身,早年考了個舉人,幾次進京都沒有更進一步,家裡出銀子捐了個官,在涪州做了十幾年官,爬到了同知的位子上。
“江大人要結交朋友,也不用這麼拼命吧?”洪同知哼笑了聲,與袁知府道,“窮出身吃虧哦。”
江緒坐了下來。
洪同知向來看不順眼他。
倒不是他入職之後結的樑子,早在唸書的時候,江緒就因民生的事情與洪同知打過交道。
武隆的城建比涪州城更差,江緒尋武隆衙門解決無門,只好尋到涪州,卻被洪同知訓了一通。
嫌他多管閒事,唸書念出些名聲就趾高氣昂。
又說江緒在蜀地學子中出色,待去了京城定要泯滅在滿朝學子之中。
進士豈是那麼容易考的?
不成想,江緒不止中了進士,更是狀元郎,把屢試屢不中的洪同知比下去不說,還扇了個響亮的耳光。
以洪同知的小心眼,同衙門為官,一個職務,能和睦相處才怪。
江緒清楚,洪同知背後沒少貶低他。
堂堂狀元郎,沒有入翰林,反而回了涪州,一準是在京裡得罪了人。
還是個單身漢,卻沒有被官家挑中當姑爺,肯定是除了唸書、哪兒哪兒都沒用。
所以說,光會念書又有什麼用?
要家底沒家底,要人脈沒人脈。
翻來覆去就是這些話了,在火眼金睛的華師爺教導之下,江緒亦能猜到七七八八。
這會兒聽洪同知說他,江緒便道:“不拼命不行啊,袁大人上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