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
子時23~1點,醜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
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
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
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ldo;朝食&rdo;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
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