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你終於願意來見我了。」
弗利斯有著西方人特有的熱情,和莎拉友好擁抱。
莎拉優雅禮貌的介紹道:「弗利斯,這兩位是中國優秀的音樂家,你一定聽說過樊成雲樊先生的名字。」
弗利斯頓時眼睛放光,伸出手激動的與樊成雲握在一起。
「當然!」
他聲調高亢,表情欣喜,「我聽過樊先生的音樂會,日本的、法國的、義大利的,我至少去過五次,您的琴聲確實是人間天籟,此生難忘!」
讚美之聲由內而發,足夠看得出弗利斯確實喜歡古琴。
鍾應安靜的與他握手,為他的話微微皺眉,片刻又視線期待的看向師父。
無論如何,和一位懂音樂的人交談,自然容易很多。
果然,樊成雲笑著開門見山,說道:「既然弗利斯先生懂琴,那麼我們也不多廢話。這次,我們是為您剛剛拍下的那把唐代琵琶來的。」
友好的氣氛到此為止,弗利斯的笑容都變得意味深長。
他抬手拿起桌上的酒瓶,請到訪者坐下。
在紅酒落入空杯的潺潺水聲裡,他困惑問道:「兩位是古琴演奏者吧,和琵琶有什麼關係?」
「因為這把琵琶,來自中國民國時期的一個樂團,遺音雅社。」
樊成雲的闡述向來簡略,「就請我的徒弟鍾應,給您詳細說說遺音雅社和這琵琶。」
鍾應一向擔任著外語解釋工作。
他從小的學習研究,足夠他很好的用德語講述遺音雅社的故事。
弗利斯豪華精緻的會客廳,迴蕩著他不疾不徐的聲音。
「遺音雅社成立於1932年,由古琴演奏者沈聆,邀請了當時眾多的音樂家參與,一同研究千年前的《樂府詩》。」
遺音雅社的琵琶,有兩把,分別由著名琵琶演奏者楚書銘、鄭婉清夫婦持有。
這兩把琵琶是楚書銘的家傳樂器,自琵琶誕生之時,便以《木蘭辭》為題,於琵琶面板雕刻木蘭花,雌雄分明。
楚書銘師承南音琵琶,用的琵琶雕刻著雄蕊木蘭,品短、音高、弦軟,聲聲婉轉,盡顯古音。
夫人鄭婉清師承北派琵琶,用的琵琶雕刻著雌蕊木蘭,品長、音低、弦硬,撥弦有力,鐵騎槍鳴。
他沒有關於琵琶的詳細資料,但他可以毫無障礙的講述楚鄭夫婦重彈《木蘭辭》的盛景。
一場《千年樂府》演奏,木蘭琵琶於楚書銘、鄭婉清之手重現木蘭替父從軍的曠世傳奇,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伉儷共續佳音。
然而,1942年因清泠湖淪陷,木蘭琵琶寄存於租界美國人手中。
夫婦二人聽聞美國人連夜離開中國的訊息後,立刻追了過去,尋回琵琶。
但是,1943年,他們乘船離美返中,卻不見蹤影,木蘭琵琶也至此消失,牽動了中國音樂界無數人的心。
從木蘭琵琶驚艷樂界,到木蘭琵琶和演奏者消失,說起來也不過是十幾分鐘的事情。
鍾應凝視著弗利斯,認真說道:「我們猜測您剛剛拍下的唐代琵琶,正是鄭婉清女士演奏過的雌蕊琵琶。鄭女士曾於舊友婚宴偶遇清泠湖駐軍日軍將領,她名聲出眾,得偽軍吹捧讚賞,引得日本軍官頻頻前來敬酒。」
「可她脾氣剛毅,推拒不過,便摔杯贈詩——『寧要長安一片瓦,不領東瀛金酒樽』,憤而離場,也與舊友割袍斷義。」
他說的是人,可也在說那把琵琶。
「我從小敬仰鄭女士的氣節和精神,一心希望尋回她彈奏過《木蘭辭》的樂器,所以才會來到這裡,冒昧的打擾弗利斯先生。」
戰爭時期的人和事,寄託在了一把琵琶上,很難不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