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澄之前用過的課本,全都放在了裡面。
李寧遠做了這兩回生意,都以失敗告終。
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做買賣的料,只能靠吃苦賣力掙錢,幸好,從小他就幹各種累活,磨練出了他不怕受累的性格。
蓋房班子一有活,他還是繼續蓋房去了。
對於爺爺的記憶,李楓可以說是相當模糊。
聽張秀英說,有一年大秋收玉米,只有李寧遠一個人在收,張秀英看著孩子騰不出手來。
地裡這麼一大片玉米,李寧遠一個人何時再收完。
張秀英生氣地說:“去東院,叫你爸爸你娘去,過來收棒子,要不然早了收完!”
李寧遠雖然不願意去叫,但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他來到他娘那院,老兩口都在家。
見到李寧遠來了,李寧遠的娘首先問道:“你來這幹嘛呀?”
“地裡棒子太多了,秀英一個人看著孩子,你們幫幫忙,一塊把棒子給收回來吧!”
李寧遠的娘一聽是要去給他幹活,立馬回了一句:“我沒空,一會兒我得給你三弟收棒子去。”
李寧遠的娘不怕李寧遠,自然不會幫忙給李寧遠家收玉米。
李寧遠的三個孩子,他娘一個都沒有照顧過,以至於孩子心中都沒有奶奶這個概念。
有一回,張秀英實在脫不開手,把二女兒李曉禾放在李寧遠娘那院半天,等到中午張秀英去接李曉禾時,只見李曉禾臉色發紫,站在屋裡靠牆的邊上。
張秀英看到瑟瑟發抖的李曉禾,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從此無論自己多忙,也不會把孩子放到婆婆那院了,因為她捨不得把孩子放入虎口中。
但是反觀老三李寧新的女兒田怡,從出生就跟著她奶奶,稍微懂事一些,更是吃睡在奶奶那院。
李寧新的娘就像保姆一樣,伺候得張麗欣萬分周到。
田怡經常把她奶奶那院的炕弄得亂七八糟,一炕瓜子皮,張寧新的娘看到後,不怒反笑,說這是她家。
有一次李寧遠和張秀英一塊泥房頂子,張秀英負責在下面和泥。她把和好的泥放入鐵水桶中,然後拎進做飯的屋子裡。
做飯的屋子頂上有個天窗,李寧遠會用繩子放下一個鉤子,把鐵水桶拉上去,然後泥房頂。
張秀英一邊哄著在一旁玩的李楓,一邊幹活。
這時,李寧遠的娘也不知想起什麼來了,來到李寧遠家。
她看到李寧遠兩口子正在忙,一沒說幫忙幹活,二沒說幫忙看孩子,三沒說幫忙做飯。
轉悠了一下,就悻悻地出去了。
張秀英看到她來了,不說一句話就走了,心裡非常惱怒,心想:要不你別來,要不你就像個奶奶樣,這是哪一派?
李寧遠硬著頭皮來叫自己的父母幫忙,他娘隨便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了。
“哪個窪?”李寧遠的爸爸問道。
“東窪。”李寧遠回答。
李寧遠的爸爸徑直走出院子,朝東窪走去。沒過多久,就來到了東窪。
他一聲不吭,低著頭收玉米,一句話也不跟李寧遠說,把李寧遠落下很遠。
半天的時間,在李寧遠爸爸的幫助下,玉米總算收完了。
幹完活之後,李寧遠的爸爸也是一句話都不說,直接回家了,連張秀英跟他說個客氣話的時間都不給。
李寧遠十四五就出去挖河,十四五歲,對於任何家庭來說,也還是個孩子的年齡。
李寧遠由於沒上學,早早地就擔起幹活養家的重任。他的爸爸擔心李寧遠年齡太小,經不住這麼高強度的勞動,打算到工地上把李寧遠替下來。
他把這事告訴給了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