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樣?”張廷玉手一頓,出來的每個字都跟冰塊一樣,“你只是輕輕劃上一刀,皇上也不會跟你計較……怎……”
他“怎”字一出口,終於還是立刻就閉了嘴。
讓顧三閉嘴,不如自己先閉嘴。
張廷玉決定不說話,先給顧懷袖處理手上的傷口。
半路上,阿德已經跑去杏林醫館請人了,再過一會兒人就應該來了。
“四爺說,讓你今年舉薦年羹堯上去,擔任鄉試主考官。”顧懷袖若無其事地說了,“我是他奴才,你不是。”
“你是我髮妻。”張廷玉看著手裡的絲帕已經染紅,便換了一條,低眉慢聲道,“與虎謀皮,不謀如何能得?四阿哥是知道我負責處理這次各省鄉試之事。”
顧懷袖一下愣住了,有些沒想到。
張廷玉笑了一聲,他自然知道顧懷袖為什麼詫異。
歷年來,朝廷選拔人才,從縣試鄉試到會試殿試,一層一層。
每一次考試都有主考官,考生員與童生的時候,都是知縣監考出題,每一個地方出來的名次都排在縣衙的翹頭案上,所以下面小三元只稱之為“案首”,當初投河死了的汪繹就是連中三個案首。後面的三場考試,則稱之為“大三元”,分別是各省鄉試解元、順天會試的會元、金榜殿試的狀元。
這鄉試,就是最要緊的三場考試之中的頭一場。
每年各省鄉試的主考官,基本都是從京城這裡,由皇帝欽點出去的。
自明時起,便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翰林院之中的人,一般都是進士出身,每次點學政和主考官,也基本從這裡出。
翰林院之中的翰林們,敢叫“老先生”,哪個不是學識過硬?
由他們擔任考官外放出去,才能讓眾人都服氣。
所以每到了要點考官的時候,翰林院之中不少人都翹首以盼,只等著皇帝點中自己。
顧懷袖經常戲稱張廷玉為“窮翰林”“老先生”,“窮”指的就是翰林們的日子清苦,連俸銀都領不到幾兩,可一旦外放出去做了學政或者考官,出去一趟回來就能吃一輩子了。
朝廷的俸祿不夠,官員們連過日子都不成,所以下頭有些灰色的銀錢乃是上位者默許的。
當鹽政有冰炭銀子,當學政,有“棚規”和“辛苦費”,也就是監考費和辛苦費。
有的出題考官還能自己寫書賣給考生,畢竟涉及到以後出題的事情。
這些都是皇帝允許的……
可以說,學政和考官都是肥差,而且不比“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來得兇險,一切都是安全的,甚至是高尚的。
為朝廷選人,鄉試考官都是要皇帝點的,只是張廷玉現在是南書房行走,正好辦這件事。
他在翰林院之中多年,從中了狀元的那一年起,又寫過一本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的書,對如今的翰林院可稱得上是瞭如指掌。
康熙讓張廷玉來辦這件事,可見康熙不是個糊塗人。
張廷玉道:“今年外放鄉試考官的事,一半人由我提薦,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老大人再把關叉名,若有異議提出再議,最後組織翰林們考試,便是‘考差’了。”
他說著,已經將顧懷袖沾血的袖子撩了上去,手腕上還沾著血。
帕子浸入水中沾溼了,只輕輕擦拭著她藕臂。
“這件事本是絕密……誰也不知道我握著這樣大的權力,所以翰林院之中的故交們雖有向我打聽此事,卻還沒來找我討差事。我也不曾想,這訊息竟然洩了出去……四阿哥竟然知道……”
竟然知道。
南書房之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機密,張廷玉很少對外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