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又因本朝建立也不過短短几十年間,在這之前,雖然也處決過一些官員,但都不是特別大的案子,多半都是隻處決官員本人,極少有牽連到家人的。
當然,那種三代以內不得入仕不算在內。事實上,本朝並不禁止商戶子科舉,卻有明文規定,案犯子嗣三代內不得參加科舉。
只要是犯了罪的,子孫三代內本來就是沒辦法參加科舉的。既是無法參加科舉,又哪來的入仕之說?
但不管怎麼說,命總還是在的。
可蔣郡守這個案子,倒是不至於嚴重到要株連九族的地步。倘若沒有蔣家主動配合調查,以及事後出錢出力出人的幫著調撥糧食,那麼身為本家多少還是要受到處罰的。但正因為他們態度極為端正,皇帝沒打算找他們算賬,只勒令將蔣郡守那一支剝離蔣氏一族。
其實就算皇帝不說,蔣氏一族也容不下他們了。
直接將那一支驅逐出本家,等閒親眷倒是不會被牽連,但像蔣郡守的父母妻兒,卻是難逃法網。具體刑罰尚且公佈,可即便不是死刑,那也是流放之罪。對於那些從小養尊處優的人來說,流放跟處死也沒太大區別了。
……
這次奉旨捉拿蔣郡守的,對於楊冬燕來說,還不算陌生。
當年,先帝為了制衡八大世家,將麾下的四大將軍賜封為四位異姓郡王。其中之一,便是楊冬燕上輩子的永平王府。而這回領軍的,雖不是永平王府,卻是另外一個郡王府——安平王府。
但並非安平郡王本人,而是世子。
比起楊冬燕上輩子的蠢兒子蠢孫子們,人家安平王府可就強多了。嫡系一脈皆習武,好幾位都是位高權重的。真要算起來,哪怕在楊冬燕那一輩兒時,大家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但到如今,差距已然產生。
只是……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永平王府是因為老王爺過世太早,而劉諫劉誥兄弟二人又不算太過於出挑,尤其劉誥甚至打小就拿過刀劍。因此,到楊冬燕過世之前,永平王府便已經是四大異姓郡王之中,墊底一般的存在了。
可其他三家,尤其是如日中天的安平王府……
怎麼說呢?
大概是各人有各人的選擇和機緣吧。
安平王府的世子是個能耐人,年歲不大,但武藝超群用兵如神,原先是駐守邊疆的大將,不知何時被調撥到了南陵郡,又被皇帝給予重任,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將蔣郡守捉拿歸案。
事關重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無聲無息的將濟康郡四道城門守住,又以極快的速度攻陷守備最為薄弱的北門。
北方這一帶,有句老話叫做,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倒不一定是適用於所有的城池,但放在大部分地方,尤其是省城、府城之地,卻也大致差不多。
北邊多為貧賤之地,於此相鄰的北門也顯得最為破舊髒亂,被大軍輕易的拿下,並悄無聲息的越過大街小巷,快速的衝向郡守府。
說起來,北門離郡守府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其實哪個門離郡守府都不算近。省城極大,郡守府理論上是在西城的,但事實上卻是靠近整個省城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在內城裡。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附近的人家也是非富即貴的,但同樣的,真想出逃卻也是難上加難的。
從北門至郡守府的一路上,先鋒軍皆是輕騎,馬蹄聲落在青石板上,發出了整齊的響聲,音量雖不大,但放在寂靜的夜裡,卻顯得如此的明顯。好在偶爾也有人家點了炮仗,倒也勉強遮掩一二,但擱在那些心思敏感早已察覺到情況的人耳中,卻不易於驚雷炸響。
譬如楊冬燕。
老魏家今年稱不上有多好,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再說了,這都要過年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