侾一把攔住了三皇子的肩膀,連拖帶拽的把人哄了出去,看方向居然還是貢院那頭。
這會兒都已經散考好久了,貢院雖然還是不讓普通人入內,但劉侾是普通人還是三皇子是普通人?反正這倆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很順利的就進入了貢院裡頭,再往後的事情大家就不知道了。
劉修安慰楊冬燕:“老太太您大可放心,侾哥兒平常雖看著極為不靠譜,但在大事上還從未出過錯。況且,擾亂考場不是小事兒,到時候上頭肯定是派人詳細調查的。”
楊冬燕就算活了兩輩子,但也的確沒接觸過類似的事情,好在她就算不信任劉侾和他的小夥伴,對劉修這個大孫子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度的。
當下,她放下心來,只好奇的問要怎麼調查。
查案子嘛,甭管是殺人越貨的大案子,還是街坊鄰居為了一塊臘肉鬧矛盾,其實過程是一樣的。
譬如先派人跟事情相關人士詢問之前發生的事兒,放在眼下這個擾亂會試考場的案子上,自然是詢問那些表演者,是誰僱傭他們,誰給的錢總該是知道的吧?還有這一整條街的花燈,店鋪掌櫃總不至於連誰裝飾的這些東西都搞不清楚吧?如果還不行,找做花燈的手藝人啊,旁的不說,那個孔夫子教學的花燈,放眼整個南陵郡一共就沒幾人能做得出來。
這事兒太容易查了,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太多了,連封口都沒辦法的,可比單人作案的要好查多了。
事實上,原沒有那麼麻煩。
因為表演者當中,有一個小戲班子,壓根就是三皇子府的,是他私人養的!其他一些表演者,也表示是三皇子府的大管家給安排的。
那不然呢?
你總不能要求三皇子這麼個憨憨,在短時間內搞出如此盛大場面的同時,還要隱藏自己的身份吧?沒那個可能的。
稍稍一詢問,就查到了罪魁禍首。
但此時,事情已經失控了。
就因為早先劉侾去找了主考官,他又沒避著人,況且他本來就不認識陶舉人,全然沒發現自己經過時,被暫時留在空屋裡的陶舉人透過窗戶看到了。
跟劉侾相反的是,陶舉人是認識他的,就不說以前聽說了,單就是會試第一場考試時,劉侾幫魏承嗣開路一事,他就印象深刻。更別提第一場考完後,劉侾還趕來豪華馬車,在魏承嗣上車時,扶了他一把。
總之,在看到劉侾的那一刻,陶舉人就已經憤怒到氣血翻騰,他不知道外頭髮生了何事,卻徑自認定劉侾就是老魏家搬來的救兵。
再然後,他無意間聽路過的兵差提到,劉侾是主考官孟老大人的親外孫。
其實兵差說這話時,完全是用略有些嘲諷的語氣,因為劉侾太不符合主流觀念之中的好兒孫形象。他們是在為孟老大人感到可惜,還慶幸孟家的兒郎都是很上進的。
但那不重要,陶舉人滿腦子都是劉侾跟主考官的關係,認定了主考官肯定會偏幫魏家。
事實跟他想象中的肯定還是有所出入的,但總得來說卻也差不了多少。
貢院這邊給出的說法是,希望息事寧人。
自然不可能是由孟老大人親自跟這幾人攀談,那不現實。真正派過去的,也是位翰林官,不過品階略低。
對方大概四十上下,自稱姓趙,長得一副老好人的模樣,開口說話時,也完全沒有辜負他那個長相。
以和為貴嘛!
都是讀書人,聽說還是同鄉,何苦鬧得這麼大呢?考都考完了,接下來就是好生休息,等待著放榜,何至於為了這點兒小事,將關係鬧僵呢?
也不能說這趙翰林說的不對,國人都喜歡和稀泥,以和為貴也沒錯。況且在外人看來,這又不是什麼生死大仇,調解一番,然後就散了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