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虎頭城是北莽大軍南下必要拔掉的一顆釘子。
虎頭城之巨大巍峨,素來有“邊陲再無二置,西北更無並雄”之稱,東西長四里半,南北寬約五里。北涼道耗時六年建成後,據傳耗盡王朝西北半數巨石大木,其正南門名為定鼎門,更是飽受離陽文臣詬病。虎頭城僅正北城頭就置有絞車強弩十二架,矢道有七衢,箭矢大如屋椽,以鐵葉為羽,疾發如雷吼,最遠可及七百步外!春秋尾聲時,顧劍棠攻打舊南唐,便曾以此弩射穿南唐水師大型樓船,用以彰顯離陽戰力。若不是這些巨型床弩的震懾和牽制,而是任由北莽步卒肆意推進攻城器械,虎頭城的防禦絕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猶有餘力,拿千餘架大小投石車來攻打一座城池,這種只有瘋子才做得出來的事情,歷史上只有大奉王朝由盛轉衰的中期出現過一次,那一次遭殃的城池正是規模不輸太-安城的大奉國都。當然,時至今日,北莽中線雖然積聚了同等數量的投石車,只是拋石重量多二三十斤而已,故而總體而言,叢集威力仍是遠遜大奉中期那場被後世譽為“天花亂墜”的攻勢。
虎頭城除了本身易守難攻,還在於後方有柳芽茯苓兩座軍鎮幫忙牽制北莽,使得虎頭城不至於步襄樊“十年孤城”的後塵,加上虎頭城內有隨時可以主動出擊的六千騎軍,又能跟柳芽茯苓的精銳騎軍遙相呼應,而懷陽關這條防線同時與更後方的重冢四鎮一線相距不過百里,無一不是下馬守城上馬騎射的北涼邊軍精銳。如果不是北莽中線兵力足夠充裕,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那麼北涼隨時會率先發動一場大規模騎戰。於是祥符二年的春季,虎頭城就成了唯一的主角,吸引了涼莽雙方的大部分注意力。
在北涼都護府或者說徐鳳年個人決意要虎頭城死守一年後,在副經略使宋洞明和涼州刺史田培芳主持下,涼州境內向柳芽茯苓兩鎮火速添補了萬餘步卒,其中流州青壯有四千人,攜帶了大量器械輜重,一路北上,在齊當國親自率領白羽衛的嚴密護送下進入兩座軍鎮。為此北莽象徵性出動兩萬騎軍繞過虎頭城試圖南下攔截,但是最終沒有跟白羽衛死磕,僅僅爆發了兩場小規模的接觸戰。在此之後,北莽應該猜測到北涼方面的戰略意圖,加大力度猛攻虎頭城,其攻城手法主要脫胎於幽州葫蘆口,只是相比臥弓鸞鶴兩城的簡單粗暴,攻打虎頭城,多了許多新意,除了投石車,南朝匠人還為北莽大軍制造出大量用作填平壕溝的蛤蟆車,和為弓箭手登高平射以及搗毀城頭雉堞的飛樓,還有試圖臨城堆土砌山,甚至派遣穴師勘探地勢,日夜不息挖掘地道以崩壞城牆或是以通城內。為此虎頭城做出了各種應對,北莽步卒視死如歸,前衝以茅草樹枝裹土扔入壕溝,擲者如雲,虎頭城便將燒紅的鐵珠射向壕溝,鑽入柴草縫隙,最終灰燼泥土不過增高數寸而已,距離北莽預期相去甚遠。虎頭城在城牆內挖溝邀截地穴,以火攻之,北莽近千士卒悶死其中,死相悽慘。虎頭城對於北莽近千投石車的連綿攻勢,亦是早有準備,劉寄奴籌謀周詳,早已命人制備了四十餘萬塊土坯,臨戰用以增補城牆,隨壞隨補,雖然不如最初夯土版築的城牆強度,但這讓北莽原本用以制勝的投石車只是成為錦上添花的花哨物件。當北莽用最笨的法子在虎頭城外起土為山,萬夫長以下人人負土,劉寄奴以其人之道反制北莽,挖掘地道空其地基,一舉沉陷北莽敵軍數千人,山崩地裂之際,塵土飛揚,連遠在懷陽關的北涼都護府都能看到。
哪怕是極少褒獎他人的褚祿山,也不由驚歎一句,“好一個攻守兼備的劉寄奴!”
至於吃足苦頭的北莽將領,對這個早就名聲遠播的北涼名將,則是愈發人人恨不得食其肉。
柳芽茯苓在各自獲得五千步卒幫忙守城後,兩鎮輕騎就能夠徹底放開手腳,與此同時,徐鳳年親自下令纖離牧場在內涼州幾大馬場,為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