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盧斯說道:「理由?」
賴爾特說道:「現在,世界大戰分東、西兩個戰線:西線,我們與俄國人的戰爭;東線,日本與中國的戰爭。我帝國與日本已成盟友,而俄國與中國也是盟友關係;去年12月9 日,中國已正式向我們宣戰,也就是說,我帝國與中國已是交戰的敵對國,雖然兩國還未發生直接的武裝衝突。洪清,中國人,其國家與我帝國乃交戰雙方。他,完全可能是混入我軍內部的奸細。」
保盧斯說道:「不錯!的確有奸細,但不是洪清,另有其人。」
賴爾特說道:「是誰?」
「是他!」保盧斯指著屋門說道。
賴爾特轉身,並沒有人,他發現情況有異,暗道「不好」。但,剛要轉回身,一顆子彈一飛入了他的後腦。
保盧斯指著賴爾特的屍體,說道:「奸細就是你,帝國的敗類!」
作戰計劃乃軍隊的絕密情報,若洩露,必為高層人士所為。保盧斯,是人才,非庸才,卌大陸軍名將中,名列第三十六位,其才能雖遠不及洪清,但也是不容小視的。他已懷疑內部出了奸細,只是不甚確信,待聽到洪清的告誡,他已可確信內部的確出了奸細。
對於洪清,保盧斯擁有的情感並不是欽佩,而是發自內心的狂熱崇拜,在他看來,洪清的結論絕不會有絲毫差錯,其所說命題絕對正確。在他心中,洪清已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戰無不勝的軍神。
若有人告訴他,施密特是奸細,他可能相信;但,若有人對他說,洪清是奸細,即便有人用槍口對準他的太陽穴,他也不會相信的。
根據種種跡象判斷,他已將嫌疑落到了賴爾特身上,只是還不甚確信,待得賴爾特說洪清是奸細,想借他之刀,剷除洪清,他已能肯定:賴爾特已被俄國人收買。
平型關一役,震驚中外,洪清親眼見之,但他未覺林彪的作戰策略如何過人。以他的標準衡量,此一役只稱差強人意。
八路軍以三倍於敵之兵力,並佔據有利地形,然後伏擊日軍;日軍當時毫無防範,最後雙方白刃相搏,日軍裝備優勢盡失;此部日軍並非主力作戰部隊,而是後勤保障部隊;
然而,最後雙方陣亡人數比為1 ︰1日軍幾乎全部戰死,而八路軍傷者甚眾,若計算雙方的傷亡比,至少為2 ︰1
洪清深諳用兵之道,深知士卒生命的寶貴,他最欣賞「醫仙」孫思邈的一句話:「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深知,戰爭雙方有生力量的對比,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敦刻爾克戰役時,德軍就因為放走了英、法等國30多萬有生力量,致使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時,調集了充足兵力,以泰山擠卵之勢壓垮了隆美爾的「大西洋防線」。
洪清的作戰方針是,以己之最小傷亡,致敵之最大傷亡。他追求的是,首先儲存自己,其次消滅敵人;並非先消滅敵人,再儲存自己。當然,這並非貪生怕死之意。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古枯。」此理洪清當然知道,士卒的勇敢與不怕犧牲,是應提倡的,但他不贊同八路軍那種不要命的勇敢精神,因為此種號召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而有些傷亡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八路軍戰士從不戴頭盔,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怕死的表現,殊不知,這種愚勇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欲全殲滅敵人,但不惜一切代價,最後只能兩敗俱傷。此法,洪清堅決反對。
與別人相比,林彪可稱軍事奇才;但與洪清相比,他只算軍事人才。比喻而言,洪清若是孔明,林彪只能算是張昭。在卌大陸軍名將中,洪清位列榜首,林彪排名第十二。
史達林曾說:「林彪,抵得上三個軍;但,論洪清,須在「軍」前加「集團」,「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