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臺官奏諫“不由官長可否”,是指御史臺內臺官的獨立原則。
唐朝前期御史臺一度實行過論事不告臺中長官的獨立監察制度。
其後由於當時的宰相認為御史許可權過重,因而仍命臺官“彈奏先白中丞,大夫”。
宋初繼承了晚唐的制度,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直到乾興年間,御史臺內方確立臺官對於本臺長官的獨立原則,臺官奏諫“不由官長可否”。
從此,該項制度便被奉為典制,一直沿用下來。
所以李定和程顥決定要上疏,其實是不必想歐陽辯請示的。
之前歐陽辯和胡宿之間的事情那麼揭過,其實也有這個原則的因素在。
上疏的言官自然不止李定和程顥,殿院那邊的御史裡行也大多上疏譴責,主要是衝著兗國公主去的。
諫院那邊對此反應也頗大,幾乎是人手一疏,都是譴責公主為主。
趙禎迫於壓力,只能下詔將公主宅邸的內侍都斥逐到外地,梁懷吉更是被髮配道洛陽去灑掃離宮去了。
而事情看來也好像是平息了下來。
然而卻有一件震驚朝野的事情發生了。
荊湖北路發生了叛亂。
歐陽辯得知到這個事情還是挺早的,因為他收到了荊湖北路分行行長的傳過來的密信。
事情是這樣的。
央行在荊湖北路設定了服務區,大修官道打通了之前許多與世隔絕的山區,設定的服務區也給了當地人一個交易的場所。
當地人就將諸多盛產的特產拿出來到服務區買賣,這原本是好事一樁,但發生了一個意外。
荊湖北路有的山區盛產茶葉,原本運不出來,就在當地作為山茶自產自銷。
但因為服務區的的開設,山茶進入了服務區售賣,因為口感很好,受到了很多商人的喜歡,於是山中茶農大肆種植。
服務區中的茶葉也越來越多,甚至擠佔了淮南十三場的市場,於是引起了江陵府榷貨務的注意。
宋代承襲唐制,茶葉都是禁榷品,由官府專賣,禁止私販。
六務十三場就是官方專門設定來榷茶的機構。
所謂六務就是設定在要會之地的榷貨務,江陵府榷貨務就是其中一個。
而十三場則是設定在淮南的十三個茶葉生產山場,天下的茶葉都是從十三場出來的。
六務十三場控制了大宋的茶葉買賣,不允許民間另有茶葉買賣。
荊湖北路的茶葉出現,還擠佔了他們的市場,自然引起了他們的憤怒。
於是江陵府榷貨務介入了。
江陵府榷貨務先是找到了央行分行,分行長雖然不願意,但也只能照辦。
因為雖然交易也都是繳稅的,但的確不符合國法,所以分行行長立即停止茶商在服務區交易茶葉。
於是茶農立時損失慘重,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所謂叛亂並不會發生。
榷貨務盯上了荊湖北路茶農。
荊湖北路所產的山茶的確口感出色,絕對可以打造成高檔茶葉,這裡也可以打造成第十四個山場。
於是江陵府榷貨務的官員帶著衙役,強迫當地的茶農加入新建立起來的山場。
茶農自然不願意。
分行行長怕歐陽辯不瞭解情況,還特意解釋了為什麼茶農不加入的原因。
茶農自己種茶出售雖然也要交稅,但完稅後的收入都是自己的,他們人身也是自由的。
但十三場的‘園戶’卻並非如此。
園戶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而且他們還要承擔配額產茶,若是未能完成配額,就要貼田賣屋,將缺額的茶葉給補上。
他們當然不願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