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講述他們以前在各地作戰的經歷,孫真就會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能跟著老兵們一起參與那些戰事。
孫真不知道老兵的故事並不是隨便說說的,雖然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事情,但這種做法卻是軍中的政治部有針對性的宣傳手段之一。這跟每天晚上的內務會學習軍紀、接受掃盲教育一樣,都是在對新兵們的三觀進行潛移默化的改造。透過這些手段,新兵們逐漸會在腦中對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逐漸產生統一的認識,對海漢這個群體產生認同和歸屬感,然後慢慢培養出忠誠的心態。
軍中的集體生活會讓這些效果透過群體效應得到有效的加強和放大,根據過往幾年的操作經驗,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已經足夠讓絕大多數人融入到海漢民團這個集體當中,並且以這支戰無不勝的部隊而感到驕傲。或許這段時間還不足以讓他們純屬地掌握個人作戰技能,但身份的認同感會使得他們今後的訓練和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有更為積極的參與態度,最重要的是在他們踏上戰場的時候,會在條件反射、榮譽感、服從性和血氣的綜合作用之下,更好地執行指揮官下達的作戰指令。
由多種手段所達成的這種綜合效果,是傳統的封建軍隊難以完全效仿的。儘管海漢會協助明軍友部或者某些私人武裝訓練士兵,但由於體制上的差異,就算這些模仿者能採用海漢民團的編制,裝備海漢武器,執行海漢的訓練方式乃至一部分作戰戰術,雙方在實際戰鬥力上的差距仍然是無法克服的。
孫真就親身見證了這種過程,他所在的這批新兵幾乎是與外界送來澎湖的委培學員同時開始受訓,新兵們幾乎都是沒有從軍經驗的老百姓,而那些委培學員卻有不少是習武出身,甚至本身就是大明現役軍人,論個人的戰鬥力遠遠超出孫真這類菜鳥,對各種軍事訓練科目的接受速度也要快得多。
但這幾個月的訓練下來,孫真發現雙方的差距在以飛快的速度拉近,特別是集體作戰的能力,海漢民團跟對手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上。在結業考核的作戰演習當中,孫真所在的新兵連以二比零的優勢戰勝了由委培學員組成的聯軍,不管是扮演攻方還是守方,新兵連的表現都更為出色,就連到場觀戰的錢天敦也對新兵連提出了讚許。
不過老兵教官們對此倒是表現得很淡然,用他們的話來說,如果連一幫散兵遊勇都幹不過,那這些新兵全都不夠資格加入到特戰營服役,頂多能去民團其他部隊當個普通一兵罷了。
雖然不是很清楚別的民團部隊是什麼樣的狀況,但孫真和其他人都十分期盼能夠留在這支傳奇的部隊中服役。當然這不僅僅只是戰無不勝的集體榮譽感,還因為新兵們都聽說過這支部隊立功機會最多,升遷速度最快,運氣好的話,兩三年時間就能升到連長。如果表現足夠出色,說不定也能像高橋南前輩一樣,用五年不到的時間就升到營長的職位上。雖然那個位子對於新兵們來說還高不可攀,但每個人都記得他們在入營那天所受到的教育——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合理的野心在這裡是被允許的,只要願意為此去拼殺,每個人都會得到成為高階指揮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