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告終,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大量淪為了英國的戰利品。直到18世紀後半葉,英國海外殖民的重點才重新轉向東方。
不過執委會認為,海漢與英國的碰撞應該不會等到百年之後才發生,以海漢目前的擴張速度,這個時間很可能就在十年二十年之後。如果海漢能在此之前先拿下南亞和西亞的一些關鍵地帶,那麼就有很大機會將英國人的活動範圍鎖定在阿拉伯半島以西。
但要做到這一點,海漢所需征服的區域可一點不比如今的活動範圍小,光是中南半島西側的孟加拉灣,其面積就不比南海差多少。而海漢雖然也成立了名義上的南海戰區,但目前部署在孟加拉灣西南側馬來半島附近的部隊不多,以星島為中心,另在蘇門答臘島的南北兩端各有一處建設的中的殖民港。
由於海漢現階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東亞大陸,所以對南海戰區投入的資源比較有限,特別是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地區的轄區,除了按部就班地提供武器裝備升級之外,就沒多少別的資源了。
不過這也不見得是壞事,執委會因此給予了羅傑更大的許可權,包括可以在該地區自行招募兵員,按需擴編,減小地區稅賦上繳的比例以補充當地軍費開支,以及處理外交事務時的決斷權等等。透過給予這些特殊待遇,讓羅傑有條件在該地區自行發展並實現對外擴張。
羅傑當年主動選了去星島帶兵,自然也是有野心的。隨著海漢對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兩處關鍵航道的掌控越發穩固,羅傑也不會止步於完成為國戍邊的差事。
1649年春,在蘇門答臘島東岸的杜邁地區,由羅傑和星島管委會負責人譚舉任共同出資的油井鑽探活動取得了成果。雖然在此之前的鑽探工作費了不少周折,投入的經費也是天文數字,但原油開採成功之後,這裡便可以迅速成為一處新興的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