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這座新興海港城市中,超過八成的常駐人口都是海漢軍人或者軍屬,剩下為數不多的部分,大多是這幾年陸陸續續透過各種方式從國內招募而來的移民。
而真正本地出身的土著,以及原本在灣區附近定居的歐洲移民,在金山城戶籍中所佔的比例僅僅只是零頭。
畢竟對他們來說,想要克服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的障礙,融入一個完全由漢人構建而成的社會當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捷徑也是有的,那便是遵循非漢裔人員快速入籍海漢的傳統,主動報名參軍。只要服完三年兵役,便能自動獲得海漢籍,享受國民待遇。
一些頭腦靈活的土著青年,得知透過這樣的方式,便可以加入強大的“海漢部落”,就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勇者。
而對於海漢來說,這些土著兵雖然溝通起來有些麻煩,訓練過程要遠比漢人新兵更為繁瑣複雜。但好在土著兵往往悍不畏死,作戰勇勐,是天生的戰士,只需加以嚴訓,讓他們學會遵守軍紀即可。
而且他們在金山灣土生土長,十分熟悉本地的環境。需要在城市外圍地區執行的偵察、巡邏、探索任務,這些土著兵顯然比漢人士兵更為勝任。
但願意主動參加海漢軍的土著畢竟是極少數人,招募他們並非易事,所以在土著出入比較頻繁的漁港碼頭附近,長期設有專門針對土著的徵兵點,還特地調派了已經入伍的土著兵在現場擔當說客。
不過今天的招兵任務顯然不怎麼順利,土著兵在幾個同胞面前比劃了半天,最終還是沒能留下他們。
“報告長官,他們只打漁,不當兵。”土著兵有些沮喪地向坐在屋簷下觀望的軍官說明了招募失敗的原因。
受語言能力所限,這個土著兵只能說極為簡短的語句,不過也能讓人聽明白了。
坐著的年輕軍官只是微微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瞭解了情況,倒也沒有責備他辦事不力。
這種守株待兔的招募方式本就效率不高,一個月能夠招到十來個土著兵就算不錯的成績了,多數時間都是業績為零。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實踐,上頭也知道這事實施起來不太容易,所以對此也很佛系,就算沒徵到兵也不會有什麼罰責。
最失望的恐怕還是負責說服工作的土著兵,畢竟成功招募一名同胞,他就會有一份相應的賞金,但業績為零,那今天就又是白忙活了。
眼見碼頭上的土著漁民已經紛紛駕船離去,年輕軍官心知今天的徵兵任務只能到此為止了,便讓土著兵自行返回軍營,自己則是去解開拴在門廊下的韁繩,翻身上馬向南邊的城區慢慢行去。
金山城城區位於金山半島的東北角上,城區北邊是毗鄰金門海峽的漁港碼頭,東邊則是貿易港和海軍軍港,西側則是大片的臨海農田。
目前整個城區的面積,與三亞的老城區相彷,但建築密度卻要稀疏得多。畢竟金山城的人口,到目前也尚未過萬,遠不及三亞。
但相較於三亞的地理環境,金山城這裡可要優越太多了,僅是位於金山半島北端的這片臨海平原,面積就達三亞目前城區的五倍之多。
這給城市建設規劃留出了充裕的空間,現有的城區由寬闊的道路分隔成整齊的棋盤狀,房屋容積率極低,每家每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財力,修建獨門獨院的住所。
而金山灣可供開發的區域還遠不止此。這個呈半封閉狀態的巨大海灣,內部又分為北、東、南三個海灣,共用寬度不足五里的金門海峽這一處進出航道。但海峽之內的海灣面積,卻是大到令人咋舌。
海漢在南海建設規模最大的海軍基地金蘭港,其海灣面積僅有金山灣的三十分之一而已。
金山半島所在的南灣,是三個海灣中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