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南方許多處在交戰一線地區的城池甚至連杭州都不如,海漢軍一到城下,便自行選擇了投降。
這也是海漢多年來透過各種渠道滲透的成果之一,這些城池的地方官員都很清楚抵抗無望,而且難以拒絕海漢丟擲的橄欖枝——只要他們能保證地方上的和平過渡,那麼在海漢接管這一地區之後,他們仍將會在官方機構內擔任官職。
雖然做不了知州知府知縣了,但換個名稱也還是繼續當官,而且海漢給的俸祿甚至比大明更多,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大明大概也想不到,戰爭一開打,各地都出現瞭望風而降的情況。被大明視作南方政治經濟中心的南京城,在海漢兵臨城下之後也僅僅只挺了五天時間就宣告陷落。
丟了南京之後,崇禎和朝廷官員才真正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雖然此時京城尚未見到海漢軍的蹤影,但海漢艦隊出現在大沽口已經多日,只是一直沒有實施登陸而已,顯然也是在等待發動時機——或者說是在等待大明作出表態。
但此時大明朝堂上意見不一,求和一派認為大勢已去,應當先讓海漢停戰再說,保住國祚比什麼都重要。而主戰派認為海漢多年來一向都不會攻入內陸太深,說不定今次也會佔了便宜之後就自行退兵。
崇禎舉棋不定,時機一拖再拖,到1653年底,大明已經丟了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近半的地盤。北方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遼東和山東兩個方向的海漢軍一直虎視眈眈,大明根本不敢抽調部隊南下增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每日發來的戰報上又有多少州縣被海漢攻佔。
而這時候大明國內各地見勢頭已經偏向海漢,便陸續有人起兵響應。畢竟打到門口才投降,那隻能當降臣,而提前起兵,還可以佔了起義軍的名號,日後在海漢這邊也能得個論功行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