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 新殖民地(2 / 3)

的大部分並沒有學過木匠或者泥水匠,但要讓他們充當勞動力挖土方搬運建築材料倒不會存在什麼技術上的困難。

儘管天上還是時不時地會飄落雪花,但興建居住區的工程還是在官方的組織下迅速開展起來,老弱婦孺被分配到後勤部門去幫忙,而十五至五十歲的男子則全部安排到工地上參加勞作。當然他們所付出的勞動也並非全無回報,事實上作為遼東殖民地首批開拓者來到這裡的移民,官方給予了他們極為豐厚的承諾,除了立刻獲得海漢國國籍之外,還將按勞動力人頭獲得每人五十畝田地。即便是那些沒有壯勞力的家庭,也將會給予每戶不低於三十畝的土地,作為他們今後維生所需。這對於因為貧困潦倒才投靠了海漢的移民們來說,實在是很難抵抗的誘惑。

在首批移民抵達旅順四天後,第二批五百餘名移民也乘船到來。這批人同樣是來自山東,只是考慮到海上運力和旅順這邊的安置能力,所以才分作兩批運送過來。而這批人的到來讓本地終於可以騰出一部分勞動力,開始為旅順堡裡的駐軍部隊修建營房。

但這一千餘名移民的到來,僅僅只是接下來本地人口數目暴漲的一個開始而已。一月三十日,從皮島送來的一千五百名漢人移民也順利抵達了旅順港,由目前皮島的二把手,大明參將沈志祥親自帶隊護送過來。

要說起來沈志祥可算是海漢的熟人了,從前年海漢與皮島方面議定合作之後,沈志祥便作為皮島的代表進駐到芝罘島基地,與海漢駐軍高層的關係也十分熟悉,前年冬天甚至跟隨南下越冬的北方艦隊一起去了浙江舟山,並在那裡接受了一個冬季的軍事培訓。

沈志祥在舟山見識了海漢海軍北方艦隊和東海艦隊的規模,以及在江浙一帶的影響力之後,便很快成為了海漢的忠實擁躉。如果不是海漢軍方要求皮島保留大明的編制以便行事,沈志祥很可能會主動策反他叔父沈世魁,或者棄了自己的軍職直接投奔海漢。

海漢在遼東的戰績,最後都是送給皮島,由沈氏叔侄向大明朝廷報功。而前前後後送到山東都司的上千顆後金人頭,終於是為沈志祥換來了一個參將職位。當然了,山東都司與兵部給出這個好處,到底是賞功,還是想以此來牽制已經與皮島搭上線的海漢,其居心就很難說了。

不過海漢對此倒渾然不介意,軍方高層甚至巴不得沈氏叔侄的官位能爬得更高一些,以便於日後行事。這兩人立足之本就在皮島,如果離開這地方調回大明國內,那可以說他們連個屁都不是,而皮島這地方想長期維持下去,靠大明是靠不住了,只能緊緊抱住海漢這條大粗腿才行。

皮島上雖然數萬人口,但偏偏這個地方又沒有進行大規模農業耕作的條件,所以只能將多餘的人口逐步交給海漢遷走,然後以此來換取海漢在物資和軍備方面的援助支援。不過沈氏叔侄也明白,皮島上的人口終究是有限的,雖說隔三差五還能從東北地區接應一些漢人出來,但這進得沒有出得快,光靠輸出移民終究是會有資源枯竭的一日。而在那之前就必須要想好自己今後的方向和生計,否則到時候還能拿出什麼條件去跟海漢談合作。

沈志祥去了一趟浙江,與不少海漢高官都會過面,慢慢也就明白了海漢為何需要皮島明軍保留著大明的編制。海漢想要進軍遼東,但又不希望因此而跟大明產生矛盾,那麼就需要一個比較冠冕堂皇的名義來做這件事,比如說以明軍的名義攻打遼東。

關於春季攻勢的安排,芝罘島指揮部已經在旅順戰役之後就知會了皮島方面,所以沈志祥也比較清楚皮島在遼東局勢變化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如果以明軍的名義進攻遼東並奪回金州南部的土地,這對於皮島來說自然是大功一件,而海漢對當地的實際控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遮掩,不給朝堂上的大人物們落下“入侵”之類的口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