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外,再過個十年八年,這呂宋大區的軍事指揮權多半是會由蕭良交到他手上。
但此時蕭正陽已經返回馬尼拉述職,鄭阿貴就算想套近乎也沒機會,只能先安下心來,把北門港這邊的任務處理妥當,比如監督戰俘墾荒。
北門港附近的地勢雖然還算平坦,但土質和氣候並不算適宜農業耕作,加之本地的勞動力是以西班牙俘虜為主,也不太可能指望這些人能在短時間內就學會中式的農業耕作方法。
像水稻這種需要精心培育的糧食作物,肯定是沒法交給戰俘來耕種了,只能由遷入的漢人移民來操作。目前交給戰俘營種植的,暫時只安排了土豆、玉米這類種植簡單易存活的農作物。
土豆一年可以收穫三季,玉米可以收穫兩季,且不需精細打理。最重要的是,西班牙人對於這兩種原產於美洲的農作物毫不陌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開始規模化種植了,可謂是熟門熟路。
當然他們在這裡種下的土豆和玉米,都是經過海漢培育改良的特殊品種,產量和品質可要比西班牙人在美洲得到的那些原始種苗強多了。
只要種植面積達到一定規模,期間不遇上什麼自然災害,那麼頂多一年後就可以解決本地最基本的糧食供應需求。
至於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目前優先順序都要排在糧食作物後邊,只有吃飯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才有餘力去考慮農業創收的可能。
而班吉營所負責的監督任務,其實跟休假也沒有太大區別了。
每天早上將整隊完畢的俘虜們帶到指定的田地,發放農具和種苗,然後監督他們勞作。期間只要耕種作業在正常進行,就不需要做任何干涉。
等到日暮時分,再集合隊伍,清繳農具,清點人數,帶隊回營。
按照馬尼拉制定的標準,這些俘虜在本地勞作滿五年之後,可視勞動表現獲釋。這個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對於絕大多數俘虜來說,都有機會等到獲釋那一天到來,所以也沒有必要掙扎了。
有些人甚至認為,在這裡的生活不用擔心口糧供應和安全問題,比起以前在殖民定居點的日子還要更好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