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他們退出安南,而我們會給予他們在貿易和軍事方面合作的機會。”
林南一邊說一邊指向岸邊的蓋倫船道:“對他們來說,賺錢比打仗好多了,更何況他們的合作伙伴是整個南海最強大的勢力。這些葡人雖然野蠻,但也不傻,知道跟誰合作對他們最有利。”
林南這番話說得輕描淡寫,但李清揚聽在耳中卻別有一番滋味。葡人的武力如何,他也略知一二,兵部幾年前就已經有人向朝廷提出建議,購買葡人火炮,僱請葡人軍官和炮手,到東北前線參戰。在兵部看來實力過人的葡人,卻沒有從海漢人手裡討得了好,林南所說的戰後達成協議云云,若不是輸得太慘,葡人怎麼可能甘心會退出安南?
林南所說至少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海漢的軍事實力還遠在葡人之上,以至於葡人現在得用一種比較低的姿態,來尋求與海漢的合作機會。想到這裡,李清揚對於未來大明與海漢之間交往所處的位置更是多了一份憂心,在這幫似乎無所不能的海漢人面前,大明除了幅員廣闊之外,似乎真的也說不上有什麼別的明顯優勢了。
“這裡是去年開始開發的三亞新城區,有很多外來的客商都在這裡購置了房產定居,你看岸邊那幾棟五層樓的磚石建築,便是專門向外來人員出售的成套房屋。”林南繼續熱情地向李清揚介紹三亞港的風土熱情:“這片地區在一年前都還是荒地,再看看如今的繁榮景象,李兄便可知為何本地民眾對於執委會的權威都是如此崇敬。”
李清揚默默地點了點頭,對於執委會經營地方的本事,他算是親眼見識了。若是大明有這麼能幹的地方官,恐怕不需幾年就能提拔到金殿上去了。不過海漢人顯然不會對在大明當官感興趣,因為據說他們辦的私塾學堂都不教授四書五經的內容,也不鼓勵治下的讀書人去考取朝廷的科舉。
李清揚倒是沒有認為這個舉動有什麼大逆不道的,因為海漢人在治理地方這件事情上顯然要比朝廷培養出來的官員們更為拿手,而這些官員們在入職之前讀了多年的四書五經對於他們在地方上的表現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幫助。海漢人所推行的這套民政制度,顯然不是從大明模仿而來,很多地方都有比大明現行制度更為先進合理的地方,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海漢人不願意採用大明的文教體系,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老百姓看待這種問題的態度可能更為簡單直接,他們能有飯吃、有房住,小孩子能有書讀,能夠看到未來生活變得更好的趨勢,並且有海漢民團的庇護,對他們來說海漢執委會治下的地方大概就跟天堂差不多了。在這種地方住上一年半載之後,誰還會在乎大明?如今大明朝廷可給不了他們現在的生活,更沒法保證他們今後的日子。
想到這裡,李清揚心中也忍不住生出了一些悲觀的情緒一向以其為傲的大明,竟然有這麼多比不上海漢的地方,以至於李清揚想找一點理由來駁斥一下林南的炫耀都沒有可用的材料。李清揚也很想把亂臣賊子之類的罪名栽到海漢人頭上,這樣至少可以給自己的反抗找一點理由,但海漢人的表現甚至都讓他沒有藉口來進行抨擊,要硬說海漢人做得不好,那大明朝廷的作為又算什麼水平?
看著河岸上鱗次櫛比的商棧、倉庫等建築,李清揚已經陷入到沉思之中,海漢的模式已經證明了其先進性,那大明是否有可能模仿他們的這套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