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蘇門答臘島西海岸巴東港。
按照漢人的歷法,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的時候,早該裹上厚厚的冬裝了。不過巴東港地處熱帶,氣溫仍有二十多度,草木都是鬱鬱蔥蔥,絲毫沒有深冬時節的跡象。
巴東港所在位置是一片臨海平原,多條河流在這裡注入印度洋,水利資源十分充沛,十分適合用來耕種農作物。
在這裡定居的土著被稱作米南加保人,這個種族雖然是母系氏族結構,但卻並不封閉,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他們便在這裡修建了貿易港,將本地出產的各種農產品和野生香料賣給外來的商人。
亞齊國在上個世紀征服此地之後,又進一步擴建了原本的港口,並且派人到這裡指導土著種植各類香料,試圖將這裡建設成香料產業基地。
哪裡有值錢的香料,哪裡就會有聞風而至的西方殖民者,巴東港自然也不例外。很快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就紛至沓來,從本地收購香料的同時,也在不斷試探殖民巴東,甚至佔領這裡的可能性。
而逐漸富裕起來的米南加保人,也開始對於來自亞齊王室的剝削打壓感到不滿,試圖透過組建武裝力量來獲得獨立地位。
一些西方國家察覺到這樣的勢頭,本著給亞齊國製造麻煩的目的,也開始向米南加保人出售武器,幫助他們對抗亞齊國的統治。當然這樣的協助並非無償,西方殖民者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順便也能從軍火交易中獲取豐厚的收益。
當所有人都試圖在這裡插上一腳的時候,海漢也不失時機地來湊熱鬧了。
不過海漢的參與並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主動,而是受邀前來。準確地說,是亞齊國花了大價錢專門請來的。
隸屬星島的外籍傭兵團在一年之前進駐了巴東港,而且一來就是足足一個營的兵力,並且還配備了多艘裝備了火炮的武裝戰船。
對於傭兵團的進駐,亞齊官方的說法是為了保護海漢在巴東港的商業利益和人員安全。但實際情況是,在傭兵團來到這裡之前,海漢在巴東港並沒有什麼產業,這個說法顯然是在掩人耳目。
傭兵團很快就向本地人展示了他們來到巴東港的真正目的。他們突襲了附近的多個部族武裝,毫不留情地摧毀了這些部族所在地,並且將大量俘虜透過海運送走。
至於這些俘虜被送去了什麼地方,本地基本上沒人知曉真相,只有一些未經證實的傳聞,似乎都被拉到了某處遙遠海島上去開礦了。
雖然傭兵團一開始的行動很順利,但卻並未完全摧毀米南加保人的信心。他們在這裡對付過馬六甲王朝、澹目國、亞齊國,以及形形色色的西方殖民者,新來的傭兵團不過只是又一個試圖主宰這裡的入侵者罷了。
米南加保人很明智地捨棄了正面戰場上的對抗,但針對傭兵團和亞齊官府機構的襲擊行動仍是持續不斷。
這使得傭兵團不得不放棄了原本在巴東港附近地區設立的多個據點,將駐軍部隊全部收縮到巴東港,以便對亞齊官府機構實施保護。
曠日持久的治安戰,讓亞齊國不得不繼續掏錢給傭兵團,讓他們維持在巴東港的駐防。
不過近日從星島發到巴東港的一封電報,似乎將會改變這裡的態勢。
“星島司令部要求我們調整部署,儘快啟程前往馬六甲海峽北部海域,執行新的任務。各位,我們在巴東港的假期要結束了。”
傭兵團一營營長邵天虎向在座的軍官們展示了手裡的電報,眾人不免發出了一陣不甘的嘆息聲。
邵天虎雖然是個漢人名字,但長相卻有著明顯的西方人特徵,這是因為他只有四分之一的漢人血統,父親是漢人與波斯人的混血,母親則是一名地中海撒丁島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