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9章(2 / 3)

近的幾個難民營都是早年興建,房舍和生活設施都較為齊全,如果不是外圍有專門搭建的籬笆牆與外界隔開,大概也很難想到這地方是接收難民的機構。

當然像這樣環境條件較好一點的難民營,自然不會一視同仁地接收所有難民,能被送到這裡暫住下來的難民大多都經過了初步的篩選,屬於條件比較好的民眾,比如讀書人、匠人,或是有一定身家的小商人小地主等等。這些人雖然無法像甄朗之流那樣住進本地的客棧,但卻是海漢想要爭取的優質移民物件,那自然是要給他們提供稍好一些的暫住條件。

張普成視察移民營的第一站便是這樣的一處所在,當年劉尚還在福山縣當宣傳幹事的時候,便曾在這個難民營工作過一段時間,所以由他來擔當嚮導,給張普成介紹這裡的情況,簡直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張大人請看,這處難民營的營房都是早年修葺,全是按照海漢軍營房的標準來設計建造,平均每間營房可容納二十人左右。”劉尚一邊帶路一邊向張普成介紹這處難民營的情況:“如今在這裡住下的人員,已經是今年以來的第三批了。”

前兩批難民去哪裡了,劉尚沒有明說,但張普成卻已經想到了答案。既然有資格入住環境較好的難民營,那麼這些人肯定也是被海漢優先吸納的移民了,應該已經在前些日子搭乘帆船離開了山東。

張普成知道這些人出去之後,應該就很難再有回來的機會了,即便是能回到山東,大概也不再是明人的身份了。就如這劉尚一樣,雖然出身大明,但如今卻已經做了海漢國的官,身份自然也就不再屬於大明國民了。

張普成意識到,海漢在大舉吸納難民的同時,他們也在對難民群體進行細分,將高價值的人群篩選出來提供更好的待遇,並且會以更快的速度安排他們離開大明。這些優質人口被迫變成了海漢國民,兩國的實力也會在這種特殊環境下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張普成甚至在想,名不見經傳的海漢國能在南方迅速崛起,或許便是得益於這種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手段。

當然了,腹誹歸腹誹,這種想法肯定不能在海漢官員面前宣之於口,不但如此,他還得順著劉尚的話頭,不時誇上幾句,讚揚海漢出錢出力拯救處於飢寒交迫中的山東難民。

劉尚是何等人物,這些恭維話聽在耳中仍是絲毫不為所動,他很清楚上司給張普成這些人第二次機會的原因是什麼,如果這些地方官員不能在處理難民危機的過程中為海漢出力,那他們對海漢來說就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可言了。這裡的情況已經介紹得差不多,是時候該輪到他出力幹活了。

劉尚道:“張大人,這個難民營中安置的民眾相對來說比較通情達理,也能夠體諒官府的種種難處,如果你能出面給這些民眾講講道理,勸說他們接受我國的安排,或許他們會很樂意接受你給出的建議。”

這些難民是不是樂意接受張普成的建議倒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海漢要讓這些人明白,他們已經不可能指望大明官府會給予救助,要想好好活下去,就只有接受海漢安排離開山東到海外定居這一條路可走。

張普成連忙應道:“本官來此便是為了這事,還請劉大人代為安排一下。”

劉尚點點頭,對張普成的態度還是比較滿意,當下命人通知難民營中的民眾集合。又讓人去推了一輛四輪平板車過來,好讓張普成講話的時候站得高些,難民們也能看得更清楚一點。

不多時幾百名難民集合完畢,劉尚先站上了板車,將鐵皮喇叭舉到面前,對眾人說道:“各位鄉親父老,今日本縣的張知縣來這裡探望大家,順便也給大家說一說接下來的安排,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待會兒張知縣都會說到,所以一定要認真聽,別走神!”

劉尚幾句話講完,便從板車下來,將鐵皮喇叭遞給了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