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幽州之地,真是人才凋零。這教育也是長期的事情,非一兩年就能見效。
只是,這種官員任免的方式卻存在不小的隱患。以前地盤小的時候,這種做法並無不妥,可如今地盤大了,必須有一套合適的選拔流程才行。看來,他只能自己想個辦法去解決此事。
劉鑫又去找老丈人蔡邕,瞭解他和何顒在幹嘛?這兩人正在把自己收藏的書或寫的著作,找一幫人都抄下來,然後找左伯去印刷。
從一年前,這兩人就已經這麼幹了,到現在都沒有弄完,兩人藏書著實不少。
然而,劉鑫更希望兩人能為幽州的教育事業做出一些貢獻,而不是隻顧自己的藏書。好在這藏書流傳下去也是有好處的,劉鑫才不去計較。
當問起字典編纂時,兩人則表示找了上百個知識淵博的文人,正在編著,如今蔡琰才是字典的總編。這老丈人還真會偷懶,把劉鑫給氣到了,他也不好發作。他希望蔡琰有些事情做,卻不希望她勞累。他只好委婉地告訴老丈人,蔡琰身體嬌弱,不適合擔當總編。
聚閒館最近一年所招攬的人才主要仍是基層人才為主。劉鑫的地盤增長太快,如今缺乏很多中高階人才,讓他很苦惱。
最近一年,主要招攬到的人才只有四人,分別為崔琰、王晨、季雍、簡雍。
崔琰,冀州清河人,當地名士,劉鑫對他的認識還停留在,歷史上他曾罵過曹操,後來被曹操給殺了。
王晨,幷州太原人士,此人是王允的侄子,他能來投,一則是因為一年多以前,徐庶曾在長安救過他和他的弟弟。二則是他仰慕劉鑫的威名,便帶著他的弟弟一起來投,只是他弟弟年紀尚小,還不想出仕。讓劉鑫對他記憶深刻的是,他的弟弟竟是王凌。王凌可是在歷史上三國後期的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季雍,冀州清河人,原袁紹手下將領,後於袁紹和公孫瓚交戰之時,投了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後消失了一段時間,如今來投劉鑫。
簡雍,幽州涿郡人,劉鑫卻記得,在歷史上,此人是劉備的人,很早時就跟著劉備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會來右北平。簡雍既然來投,劉鑫自然也會接納。
如今人才緊缺,劉鑫找來賈詡,來商討對策。
“文和,近日我極為憂慮,近兩年,我軍平定烏丸,幽州盡歸我所有,又攻破冀州六郡,即便是在整個天下,我軍的地盤亦是數一數二的,可如今人才凋零。地方治理還好,軍事人才已是極度缺乏。”
“在我的預想中,軍中如子龍、張遼等軍中統帥,當以指揮作戰為主,但軍中將領缺乏,他們仍需廝殺。反觀袁紹,明明就佔幾郡之地,卻看起來人才濟濟。”
“五軍之中,我原先預想,一軍設一軍師,以輔佐統帥,出謀劃策,但實際上,在整個幽州中,只有你、公達和元直有這能力。”
“好不容易抓住了冀州田豐,那田豐竟寧願去高句麗……嗯,寧願去玄莬郡治理地方,也不願意留在我身邊,沮授亦是如此。”
“還有,五軍四處征戰,常不在一塊,我有需決策之時,身邊連問策的人都沒有,我雖認為自己也是英明之人,不致於做出昏庸的舉動或決策,但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的道理,我亦懂。長此以往,可不是好事。”
劉鑫此刻倒是很羨慕歷史上的曹操,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身邊有一個顧問團隊,有什麼自己下不了的決定,可隨時問計。
“將軍過於憂慮了。”賈詡似乎不當回事:“將軍有此想法,亦是好事,將軍可知,為何將軍總覺得人才緊缺呢?甚至還覺得我幽州之地,人才不如袁紹。”
“為何?”劉鑫要是知道,就不問賈詡了。
“將軍聽我細說,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將軍對人才的要求較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