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當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將軍,那是浮標,還是你教我做的!”
“浮標?”劉鑫這才想起他確實跟韓當講起這事:“可你是怎麼做到的?義公,準備船隻,咱們過去看。”此時他好奇心大起。
韓當準備了兩艘艨衝,讓劉鑫等人上船,再叫士兵划過去。
船來到浮標的位置,劉鑫仔細打量起來。原來這海面之上放著一艘很小的船,船上插了一支旗子,旗子上還有字,上面寫著“一、西面昌城港,東面沓氏港。”顯然這是指示方向,即這旗子的西邊就是右北平昌城港,往西行駛便是遼東沓氏縣。
“將軍,這可都是按你的要求弄的。上面是一艘簡易的小船,下面綁有鐵索,鐵索上綁有鐵石,先將足夠長的鐵索放水中,一沉到底,用來測量水的深度,而後綁住鐵石,將鐵石沉入水中。”
“鐵索的長度比水深度略長,長的部分用來綁住小船,如此鐵索沒入水中部分恰好就是水的深度,這樣鐵索就不會往下沉。比如這裡的海僅八丈深,鐵索才百斤左右,我們這小船能坐兩個人都不會沉。”
“這船就被固定在海面上,不會移動,只是高度不夠,太遠了就看不到了,所以在上面了插根旗子。這樣遠處有船隻,便能用眼睛看到。”
“義公,你幹得漂亮,有這浮標指路,我們的船隻就不會在海上迷路了。”雖然韓當的做法跟21世紀的浮標不能相比,但劉鑫認為這應該是這個時代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之一了。
劉鑫又看向遠方,果然又看到遠處大概幾百步的距離還有一個浮標,再往後看,後面還有。距離遠了,他只是依稀能看到風吹著旗子飄動。這麼算下來,他至少能辨認四到五個浮標。
“你這浮標多遠距離一個?”
“兩里路,從這裡到遼東用了近三百艘船。”
“什麼?你做到遼東去了?”劉鑫簡直難以置信:“你是怎麼確認位置的?這路程又是怎麼確定的?”據21世紀的地理知識所知,從唐山到大連海域直接距離就有兩百多公里。
“將軍,若是我一個人肯定不行,也多虧了孫長緒的幫助,還有我也曾找來咱們右北平住在海邊的一些百姓,他們紛紛出主意幫忙,才搞定這事的。”韓當謙虛了起來。
“距離很好確認,我們準備了兩根繩索,各是一里長度,然後從昌城港開始,先量出兩裡,再做浮標,本來想一里做一個,但又覺得太近,要用更多的船隻。”
“兩裡一個,咱們的眼睛往遠處看,至少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個浮標,眼睛好的五個也能看到,所以就算中間哪個浮標沒了,船隻也不會跑偏。”
“至於位置和方向,那就沒太多的訣竅,都是慢慢除錯出來的,錯的話再把鐵石拉上來,換個位置重新沉下去,就是反反覆覆地拉上又沉下,慢慢地修正,然後就到了遼東。”
聽了韓當的話,劉鑫感慨萬分,韓當這種方法確實顯得笨拙,但他有毅力,慢慢地摸索出一條去遼東的航線。
“那你弄了多少時間?”徐庶也是很好奇。
“動用了十艘艨衝,一百個士兵,花了兩個月時間。看著確實很累,但一旦做成了,就可以使用很長時間,以後我軍的船要去遼東,就跟著浮標走就是了。”
眾人都很佩服韓當,劉鑫又問:“那從昌城港到遼東沓氏港要坐船過去需要多長時間?”
“兩天!從咱們右北平昌城縣到遼東沓氏港有大約五百多里路,可不近。”
劉鑫頓時有了興趣:“義公,你安排船隻,咱們現在就去遼東?”
這可把韓當嚇了一跳,他確實從海路去過遼東,但其中還是有風險的。
“將軍,這你還得三思呀!”
“怎麼?有難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