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方向,劉表及江夏黃祖皆守成之輩,他們或許不敢出兵許都,但可能會蠶食南陽之地,步步緊逼,司空不得不防。”
“文荀,我該如何防?”
荀彧早有想法:“長沙太守張羨對劉表早有不滿,半年前,張羨曾派人前往許都,表示願意投效司空。此人可以利用,司空不如派一能言善辯之士,說服張羨,讓其起兵叛亂,以牽制劉表的兵力。”
“一旦張羨起兵,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必會呼應,荊州震動,劉表需要南下平叛,其兵力受制,自然就無暇顧及北方了。”
“可誰能擔此重任?”
荀彧略想一番,便有了人選:“長沙人桓階桓伯緒,此人在許縣已有半年,得我厚待,其感恩於心,我可請他出面,說服張羨起兵,只是……”
“只是什麼?”
“此人此前專程來投靠司空,今司空兵敗,此人多半不願意再留在許都,去了長沙,不過報我厚待之恩,恐怕日後不會再回來。”
“若是他半路就跑了,不願意去長沙呢?豈不誤我大事?”
“那倒是不會,桓伯緒亦是信守承諾之人,若是答應了,必會兌現其諾言。”
曹操點了點頭,不再有疑慮。
荀彧接著分析:“揚州方向,淮南之地,我軍佔之已無用,棄之又可惜,猶如雞肋。不過,若是我軍主動撤出淮南,我料孫策便會趁勢佔據,劉鑫則按兵不動。”
“劉鑫急欲對付我軍,勢必集中兵力,而不會與孫策發生衝突,所以他不會去佔淮南。孫策急欲攻廬江,若得淮南,反而更加有利。”
“也正因為如此,劉鑫和孫策未必會發生衝突,他們各有各的目標,各做各的事情。”
荀彧這話一出,曹操皺起眉頭來,顯然孫策和劉鑫開戰,對他才是有利的。郭嘉、程昱等人也是各自思考起來。
“不過,司空可從中挑撥,讓劉鑫和孫策之間產生矛盾,如此一來,孫策和劉鑫就有可能打起來。”
旁邊一邊不說話的劉曄突然插嘴:“這談何容易?孫策雖驍勇之名在外,卻並非魯莽之人,其身邊有周瑜、張昭、張紱等智者輔佐,恐怕不會輕易上當。”
劉曄就是淮南人,對孫策及其一干手下之人,也是有所耳聞。
荀彧想了一想:“此前,郭祭酒曾言,我軍青州之敗,乃劉鑫有水軍所致,廣陵太守陳登乃徐州當地大族,去年,司空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之職,亦是希望他能穩定廣陵。”
“然陳登為人精明,此前徐州紛爭不斷,陳登卻能周旋於陶謙、呂布、劉備之間,投靠司空亦不過機巧而已。今劉鑫佔據徐州,他恐怕會獻廣陵而降。”
荀彧突然說起陳登來,讓曹操感到莫名其妙的,程昱等人亦是如此,郭嘉卻隱隱猜出荀彧想說什麼。
“若劉鑫有水軍,且廣陵又歸劉鑫,就意味了,劉鑫可以率水軍直攻揚州吳郡。徐州廣陵和揚州吳郡不過有一江之隔而已。”
“司空再派一能言善辯之人,前去見孫策,以淮南相贈為條件,提出與之聯盟,若是孫策不同意,則再告訴孫策,劉鑫會出兵攻打吳郡,如此一來,孫策就會同意了。”
“因為對他而言,佔不佔據淮南,他都有可能與劉鑫開戰,既然如此,那為何不佔了淮南呢?”
或者荀彧常駐後方,提出的建議都是以外交手段為主,而非軍事戰略。
曹操恍然大悟,撫掌大而笑:“文若此計妙呀!我看可行,只要孫策和劉鑫起了矛盾,便是對我軍有利。”
不管劉鑫兵力如何強盛,若是沒有水上作戰能力,就無法對孫策構成威脅,有了水上作戰能力,孫策就不得不謹慎了。
郭嘉、程昱等人也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