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走得能體面些怎麼樣,於你來說,不過抬抬手的事兒罷了!”
段嬤嬤見太后又激動起來,忙遞了茶給她,“太后娘娘且先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一面趁隆慶帝不注意,給她使眼色,讓她彆著急,慢慢兒與隆慶帝說,事緩則圓。
隆慶帝卻不待太后放下茶杯,已緩聲開了口:“母后,不是兒子不願答應您的要求,實在兒子有自己的顧慮……您先聽兒子把話說完好嗎?如今琅兒瓏兒兄妹兩個算著時間,就算還沒入南梁國境,等訊息送到時,只怕他們也已入南梁了,這要如何召他們尤其是瓏兒回來,南樑上下會怎麼想,兩國還能相安無事下去嗎?大周如今是真的經不起戰事,百姓們也經不起。”
“所以朕的意思,先別聲張皇姐的死訊,對外只說她病了,需要靜養,等過上個月半年左右,再公佈噩耗,同時給她大辦喪事,便既不至惹人非議,又能讓她走得風風光光,還能至少召琅兒回來送她最後一程了,如此於大局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了,可謂是一舉數得,未知母后意下如何?”
太后不待他把話說完,已是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等上個月半把年的,黃花菜都涼了,指不定她也已經不在了,還怎麼為自己的女兒申冤報仇,皇帝竟還問她‘意下如何’!
太后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道:“所以皇帝的意思,是打算讓琅兒瓏兒兄妹兩個連他們母親的最後一面都見不著嗎?他們兄妹自小乖巧懂事,此番瓏兒更是為了大周,遠嫁去了異國他鄉,餘生真正生死都只能由命了,皇帝卻連見他們母親最後一面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到底於心何忍,又對得起他們對你這個舅舅的一片孝心和忠心嗎?”
隆慶帝沉聲道:“母后,兒子的確不忍心,可兒子先是大周的皇帝,然後才是他們兄妹的舅舅,不能不為大局考慮,不能不以社稷百姓為重!母后也是大周的皇太后,更母儀天下這麼多年,難道不知道孰輕孰重,不知道即便朕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嗎?”
頓了頓,“何況,當初難道不是皇姐一心想要瓏兒去和這個親,原本瓏兒是可以不用去的嗎?”
太后被噎得一窒。
繼而便是滿心的悔痛交加,若當初福寧沒有一心逼瓏兒去和這個親,她之後也沒有默許此事,而是一力阻止,如今便無論是瓏兒還是琅兒,勢必都還在京城裡,福寧自然也就不會含冤慘死了……
半晌,太后方咬牙道:“好,你先是大周的皇帝,必須以大局為重,必須以社稷百姓為重,哀家無話可說。那就不召瓏兒回來了,只密召了琅兒回來,他只帶幾個心腹,快馬加鞭,晝夜兼程,要不了多久,便能回京了,等他回京後,再公開你姐姐的死訊,便既不會惹人猜疑,也不至讓你姐姐沒有孝子相送,不至讓琅兒抱憾終生了,這總成了吧?”
她必須要儘快把琅兒召回京來,讓他知道他母親的冤屈,繼而祖孫聯合,為福寧報仇,不然她縱是太后,一樣勢單力薄,無人可用,什麼都做不了!
隆慶帝卻仍很堅持,“無緣無故的,忽然就急召琅兒回京,豈能不惹得瓏兒和南梁太子等人懷疑的,一旦不慎走漏了風聲,宇文家就不只是大周丟臉,更是把臉丟到南梁去了;再者,萬一瓏兒也堅持要回京,琅兒自來疼她,亦答應帶她回京,這姻還要怎麼聯?好容易才得到的和平安定,朕決不能允許因為自家人兒女情長,就給破壞了!所以還請母后也體諒一下朕,就按朕方才說的那樣辦吧!”
太后氣得喉嚨間又是一陣腥甜,她真的很怕自己的身體撐不了多久了。
近乎用盡全身的自制力,她才忍下了差點兒脫口而出的惡言,恨聲道:“好,皇帝,哀家可以體諒你,答應就按你方才說的辦。那你也答應哀家一個要求,立時下旨把韓徵那個閹豎給哀家殺了,那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