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97節(1 / 2)

小說:寒門之士科舉 作者:遠上天山

</dt>

《治河策》一時之間火爆京城。

柳賀當年連中三元名動京師,之後他官位升得雖快,於文章上卻並無建樹,坊市之中也少見他的文章集冊。

便有人想,莫非柳賀是江郎才盡了?

然而這《治河策》一出,京城的讀書人便發現,柳賀的文章比之會試時竟絲毫不遜於會試時,相反,因閱歷更豐富的緣故,這篇文章讀來毫不晦澀,便是老弱婦孺也能明白其中之意。

柳賀中三元后,天下讀書人都以他的文章為標杆,這篇《治河策》引得京城紙貴,滿京城的讀書人都在抄寫這篇文章。

大明朝的讀書人最愛議論時事,治水雖非他們擅長的領域,卻不影響他們各自發表高見。

自然而然地,黃淮的治理也成為本月京中爭論的熱門話題,便是仍在讀書的天子都有所耳聞。

張居正的決定

京城剛下過雪,屋外一片嚴寒,文華殿內卻暖洋洋的,沈鯉正在講授《詩》中的《國風》一篇,他講了一陣,就見天子腦袋不時一點一點,幾乎快要掉到桌底下去了。

沈鯉輕咳一聲,手指輕輕釦擊著桌面。

天子不好意思地一笑,重新坐直,然而過了一會兒,他姿勢又軟了下去。

沈鯉對此見怪不怪,大概是被約束得太狠了,天子玩心比旁的少年郎更重,不過作為日講官,沈鯉仍有責任提醒天子勤謹讀書,天子對幾位先生也一向敬重。

一課講完,天子面上不由露出放鬆之色。

文華殿外的積雪已經很厚了,天子想外出玩一玩雪,但他也只敢趁日講結束後帶兩個小內侍玩一會,若是張先生和馮大伴知曉,他免不了又要被母后訓斥。

“沈先生,朕聽聞柳先生的《治水策》在京中流傳,這當真是天下嗎?”

《治水策》天子讀過數遍,以他的文章修養,自然知曉這《治水策》十分出眾,可聽內侍說起讀書人對《治水策》的推崇後,他方知這文章比他以為的還要厲害。

不過天子並不意外,在他心中,柳賀就是天底下與學問。

天子雖給予他特權,他卻不能僭越,身為天子,不能專信一人,必須要吸納來自方方面面的教導,柳賀若是因自己得寵而越過界,張居正與馮保都不會容他。

因而翰林官們大多小心謹慎,走的都是低調又清貴的路線,反倒是地方官專橫跋扈者不在少數,在百姓中名聲頗壞。

……

讀書人既參與了進來,朝堂和士林中便掀起了論治水的熱潮,吳桂芳及柳賀關於治水的論策被翻來覆去地聲討,朝臣中,傅希摯、劉應節、李世達等人紛紛出聲反對,同時上疏闡明自身的治水之策。

劉應節是戎政尚書,掌京營操練、京畿衛戍之事,是公認的張居正親信,此前開通膠萊河之議便是由他提出,原先因郭朝賓等人的反對,加上張居正默不作聲,此事被暫時擱置,但眼下吳桂芳更改了治水的計劃,劉應節便將開通膠萊河一事又搬了出來。

但朝臣們皆知,治河與否、如何治河,朝中鬧得再喧嚷也無用,關鍵還得看張居正偏向哪一方。

就以考成法舉例,考成法是內閣施加給滿朝臣工的緊箍咒,真正支援這考成法的官員屈指可數,可張居正為改革力推考成法,考成法依舊施行下去了。

那麼治河一事,張居正是否還會如以往一般支援吳桂芳?

更何況這《治水策》中有柳賀的主意。

這一對座師門生的恩怨,滿京城都傳遍了。

吳桂芳之後上了 治河

“見過司馬大人。”

徐州府睢寧縣。

柳賀站在新築好的堤壩前,彎下腰,伸手捻了捻土,在他身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