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柳賀的官銜畢竟還是低了些。
潘季馴是因為得罪了權貴才回了老家,但在此之前,他已經官至右副都御史,是正三品的大員。
柳賀二十多歲便已官至正五品,升官著實不算慢了,但和真正的朝廷大員比起來,他依然說不上話。
結合了潘季馴的建議,河堤種類繁多,所謂遙堤,便是在河流湍急之處留出缺口,在離河較遠之處修築名動京華,天子因此對黃河的疏浚更為關注,督促各地的官員將治河之事看作重任,六部對在外官員的考核中也增加了治河一項。
從某種程度上說,柳賀的《治水策》給其他官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因而在不少官員看來,柳賀寫這一篇《治水策》完全是沽名釣譽。
“他柳三元只是會寫文章罷了,他懂什麼治河?”
“文章寫得好便能蒙天子嘉獎,那天下官員都學他寫文章便是了!”
不僅是外官,南直隸本地的官員對柳賀也有抱怨,畢竟柳賀督查時極嚴,可以說一點情面都不留。
過年這幾日,柳賀總算稍稍安生一些。
他並非工作狂人,前世在大廠時,他也相當痛恨996和007,但來到這大明朝,見識到徐、淮等地百姓遭遇水災後的慘況後,他便很難隨意散漫地對待治河這件事。
並非為了他的官帽,而是為了百姓的性命。
一縷堤修築穩了
,便能多一個百姓免遭水患,柳賀覺得這樣的交易很划算。
過年這幾日,柳賀未前往徐、淮二地,而是留在了揚州,但即便在同知衙署內,他依舊閒不住,總要和顧為一道去高郵湖轉上一圈。
此次治河,重點雖在徐、淮二府,但揚、泰之間的堤壩同樣在進行中,吳桂芳與柳賀的設想是,要想盡辦法將黃河與淮河分流,這樣方才能同時解決黃河與淮河水患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即便中途對黃河與淮河進行多次疏浚,黃河奪淮的實質不改變,所謂疏浚也只是一時罷了。
分流,便是用大壩將二水分隔,直至入海時方流到一處。
想要做到這一點,堤壩的質量便極其重要。
柳賀來看一看高郵湖,也是為了查探高郵湖兩側堤壩的修築情況,等到天氣晴朗之後,他便要派人對河水進行清淤,撈出一些淤泥與沉積的泥沙。
“大人,先回去吧,夫人在家中恐怕已經等急了。”
時間已經有些久了,顧為便出聲提醒柳賀道。
柳賀在清水潭等地再查探了一番,見堤壩築得踏實安穩,他心中便也有種安定感。
柳賀覺得,他這種心態大概就是初次為外官,做出些實事總要看了又看,就像上輩子剛工作的時候,做了什麼總要讓主管見識一下,但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滿腦子殘念的打工人。
回到家中,天色已經有些暗了,紀娘子與楊堯知曉柳賀公事繁忙,都沒有多說什麼,待柳賀到家,桌上已經擺好了晚飯。
柳賀一眼就認出,其中有幾道菜是紀娘子燒的。
他在同知衙署的餐食可謂精細,無論擺盤還是色澤都極其出眾,然而對柳賀來說,最讓他有食慾的還是家裡做的飯。
外面風一直在刮,屋內卻極其溫暖,這是官員的新年。
那麼柳賀希望,待明年大堤築成、淮河與黃河得到疏浚之時,淮河兩岸的百姓不再受水患的侵擾,也能過一個平和溫暖的新年。
閒逛
“今日也要上衙?”
天才矇矇亮,柳賀已起了身,他動作很輕,原是想讓楊堯多睡一會,卻還是把她吵醒了。
“你多睡會,等到了下午,我們一道去保障湖玩一玩。”
揚州富庶不遜於鎮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