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韓德,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和高超的武藝。
諸葛亮智取三城:諸葛亮先是用計讓魏延騙開安定城城門,然後識破崔諒的假投降,利用他裡應外合拿下南安城,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謀略。
趙雲被困與獲救:趙雲深入敵陣,被夏侯楙設計圍困,從辰時殺至酉時無法脫走,以為自己將死於此地,後得張苞、關興率領援兵殺到,成功突圍。
經典詩句:“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此詩高度讚揚了趙雲的英勇,即便年事已高,仍能在戰場上建立奇功,其勇猛之勢如同當年在當陽長坂坡救主一般。
經典典故:此回中暫未涉及特別獨立的經典典故,但趙雲力斬五將的情節可與歷史上眾多猛將的英勇事蹟相呼應,成為《三國演義》中展現武將風采的經典橋段之一。同時,諸葛亮智取三城的情節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兵法中“兵不厭詐”的思想,可與諸多歷史上的智謀故事相提並論。
二、《周易智慧在〈三國演義〉第 92 回中的輝映》
《三國演義》第 92 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這一回目充滿了激烈的戰鬥與智謀的較量,展現了歷史的波瀾壯闊與人性的複雜。而當我們以周易哲學的視角來深度解析這一回時,更能發現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與智慧。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是核心觀念之一。這與“趙子龍力斬五將”這一情節緊密相關。趙雲,這位蜀漢的英勇戰將,以其非凡的武力和堅定的信念,展現出了陽剛之美。他在戰場上的勇猛無畏,恰似陽之極盛,力斬五將,威震敵膽。然而,在這強大的表象背後,也蘊含著陰陽的平衡。趙雲的英勇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他對蜀漢的忠誠、對正義的堅守息息相關。這種忠誠與堅守,可視為陰的力量,為他的勇猛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同時,趙雲在戰鬥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也體現了陰陽的相互轉化。當他陷入敵陣,被圍困之時,看似陷入了絕境,但正是這種困境激發了他內在的潛力,使他能夠突破困境,力挽狂瀾。這正如同周易中所說的“否極泰來”,在最黑暗的時刻,往往孕育著轉機與希望。
而“諸葛亮智取三城”這一情節,則充分體現了周易中“變易”的思想。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他善於洞察形勢,因勢利導,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不斷調整策略。他運用智謀,巧妙地設計,讓魏延假扮安定軍,騙開安定城城門,然後又識破安定太守崔諒的假歸順,裡應外合,奪取城池。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正是周易中“變易”思想的生動體現。
在這場智謀的較量中,諸葛亮並非一味地強攻,而是根據形勢的變化靈活運用各種策略。他深知戰爭的勝負並非取決於一時的力量對比,而是在於對形勢的準確把握和靈活應對。這種對“變易”的深刻理解,使他能夠在複雜多變的戰爭環境中始終佔據主動,取得勝利。
此外,周易哲學中強調的“時位”觀念也在這一回中有所體現。趙雲和諸葛亮在不同的時位上,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趙雲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以武力克敵;而諸葛亮則在後方運籌帷幄,以智謀制勝。他們根據自己所處的時位,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共同為蜀漢的事業貢獻力量。這種對時位的把握,使他們能夠在各自的領域中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同時,“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這一回也反映了周易中“和諧”的理念。在這場戰爭中,蜀漢一方的將領們相互配合,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趙雲的勇猛與諸葛亮的智謀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種和諧的整體。這種和諧並非是簡單的力量相加,而是在相互協作中產生的強大合力。正是這種和諧的力量,使蜀漢能夠在艱難的戰爭環境中不斷取得勝利。